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教育价值与特征浅析
发布时间:2021-05-23 11:28
机器人教育是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性人才的应然选择。从挖掘机器人教育价值出发,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人工智能等理论,指出机器人教育"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手段、以教育人工智能为导向"的内涵特征,以期为机器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39(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机器人教育价值分析
(一)机器人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二)机器人的教育性分析
(三)机器人教育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机器人教育的内涵特征
(一)机器人教育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二)机器人教育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
(三)机器人教育以工程实践为手段
(四)机器人教育以教育人工智能为导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2]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钟柏昌. 人民教育. 2016(12)
[3]从机器人、STEM到创客教育[J]. 谢作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07)
[4]《中国制造2025》推动机器人发展[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5(03)
[5]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元认知的视角[J]. 傅德荣,王忠华,蒋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6]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模块内容标准解读[J]. 郑立新,王振强.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1)
[7]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 王益,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
[8]论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关系[J]. 沈珠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03)
[9]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 顾明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1)
[10]论机器人教育(上)[J]. 彭绍东.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6)
博士论文
[1]基于物联网的教育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葛艳红.武汉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2438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39(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机器人教育价值分析
(一)机器人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二)机器人的教育性分析
(三)机器人教育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机器人教育的内涵特征
(一)机器人教育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二)机器人教育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
(三)机器人教育以工程实践为手段
(四)机器人教育以教育人工智能为导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2]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钟柏昌. 人民教育. 2016(12)
[3]从机器人、STEM到创客教育[J]. 谢作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07)
[4]《中国制造2025》推动机器人发展[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5(03)
[5]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元认知的视角[J]. 傅德荣,王忠华,蒋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
[6]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模块内容标准解读[J]. 郑立新,王振强.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1)
[7]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 王益,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
[8]论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关系[J]. 沈珠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03)
[9]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 顾明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1)
[10]论机器人教育(上)[J]. 彭绍东.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6)
博士论文
[1]基于物联网的教育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葛艳红.武汉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2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0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