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墉城集仙录》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28 06:09

  本文关键词:《墉城集仙录》的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末五代时期著名道士杜光庭所撰写的《墉城集仙录》,是我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用谱系的方式系统记录女仙的传记,它详细生动的描写了以老子母亲圣母元君为尊,,以金母元君为首的代表真善美的众多女仙,鼓励人们以她们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弃恶扬善,最终达到修道的终极目标。本文以《墉城集仙录》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系统的分析与比较,阐述其在道儒释三教碰撞、融合并存的环境中所反映出的特殊教育思想。 本文首先介绍了《墉城集仙录》和它的作者杜光庭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接着阐述了唐末五代时期道教的发展情况、隋唐五代时期崇道的文化政策、唐末五代时期的女性地位及女性入道情况,试图通过《墉城集仙录》的成书背景来分析杜光庭写作的原因和目的;然后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墉城集仙录》中的教育思想;最后通过比较道教、儒家及佛教的教育思想概括出《墉城集仙录》的道教教育思想的特点。 本文在众多名家及前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首先,以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道教神仙故事所起的教化作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其次,将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倡导的道教教化思想放在唐代“三教合一”这个大时代背景里来考察,力图概括出《墉城集仙录》中融合儒家和佛教思想的部分与不同于儒家和佛教思想的道家道教教育思想;最后,会把《墉城集仙录》和其他的神仙传记相比较,深入探讨《墉城集仙录》所反映出的那个时代独特的道家道教的教育特点
【关键词】: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 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92;B95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1
  •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7-8
  • 1.2 前人研究的成果及现状8-9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9-11
  • 2 《墉城集仙录》与杜光庭11-13
  • 3 《墉城集仙录》的成书背景13-19
  • 3.1 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教政策13-15
  • 3.2 隋唐五代时期道家、道教的发展15-16
  • 3.3 《墉城集仙录》的成书原因16-19
  • 4 《墉城集仙录》的教育思想19-33
  • 4.1 教育对象19
  • 4.2 教育目的19-21
  • 4.3 教育内容21-30
  • 4.4 教育方法30-33
  • 5 《墉城集仙录》教育思想的特点33-37
  • 5.1 融合佛教和儒家的思想33-34
  • 5.2 不同于佛教和儒家的思想34-37
  • 致谢37-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芳;;道教与文学:从《墉城集仙录》之女仙形象及女仙崇拜谈起[J];沧桑;2007年06期

2 李莉;杜光庭笔下的女仙世界——从《墉城集仙录》探析道教女仙崇拜的特点[J];中国道教;2002年05期

3 杨莉;墉城中的西王母:以《墉城集仙录》为基础的考察·续[J];宗教学研究;2000年04期

4 钱敏;;《墉城集仙录》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之比较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樊昕;;论道教神仙传记的文史价值——以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为中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盛莉;;《太平广记》中《女仙传》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孙亦平;论道教女仙崇拜的特点──从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谈起[J];中国道教;2000年01期

8 钱敏;吴福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与《墉城集仙录》之区别[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9 罗争鸣;;《云笈七|d》本《墉城集仙录》探赜[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4期

10 罗争鸣;《云笈七|V》卷113(上)所收14则仙传归属置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英;;道教文化与玉皇信仰[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2 叶涛;;玉皇大帝信仰的塑成及影响[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3 谭徐明;;古代区域水神崇拜及其社会学价值——以都江堰水利区为例[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夏毅辉;;论中国文化内在发生、发展的地域因素——从“六朝”地理概念切入的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润泽;;回归本位:民国宗教报纸发展概述[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7 黄杰;;中国古代教门及其影响[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8 陈纲伦;;道与中国传统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9 蒋志;丁稚鸿;;《李白与青城山》一文质疑[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10 李思孟;;化生说-从生物学学说到哲学和道教学说[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熙民;书法家颜真卿与道教[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王建堂;洞天福地抱犊山[N];山西日报;2006年

3 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霍明琨;道教转型与唐人的心性修仙[N];光明日报;2009年

4 罗锐;群贤毕至探真谛 少长咸集罗浮山[N];南方日报;2010年

5 徐时仪 肖燕;“杜撰”的语源[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吴健礼;漫话古代巫术道教与苯教文化的对比和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7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严其林;葛洪在民间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袁志鸿;道教的宗派系代(上)[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张武忠;名山胜景话都峤[N];广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争鸣;唐五代道教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董恩林;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崇富;上清派修炼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武彬;唐传奇中的佛、道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涛;唐宋之际“吴家样”传承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章文春;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史国良;《庄子》内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晨;岭南黄大仙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高新满;俞琰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佳;《墉城集仙录》的教育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樊昕;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德兰;道教神仙谱系流变中女仙形象及地位演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娟;从《墉城集仙录》论唐代道教的女仙谱系和女仙崇拜[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学宏;道教西王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汪小艳;《道藏》中的唐代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罗虹;杜光庭及其著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辉祥;论杜光庭对重玄学思想的总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丽军;杜光庭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陆扬;道教的女仙崇拜[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墉城集仙录》的教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32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