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9:07

  本文关键词: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智慧是一个复杂、抽象、充满哲理的概念,从本质上很难对智慧进行量化分析,这正是智慧的魅力所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愈加丰富、教学交往方式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越来越多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去改造课堂,焕发课堂的真正活力。“教学智慧”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在国内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内,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对“教学智慧”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等的研究已基本成体系,但是对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的研究还不成熟,研究易陷入简单思维的逻辑框架。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使得我们可以将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用非线性、不确定性、有序性与无序性、自组织等特点来认识研究对象。本文从复杂性思维的视域,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思辨,结合运用案例与访谈的实证研究对教学智慧的内涵及层次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对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作了具体分析,构建了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框架、阐述了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的运行过程及特点,最后通过个案研究,验证教学智慧生成机制,提出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研究将教学智慧由低到高分为技能恰当运用层次、机智应对层次、自由和谐层次,将教学智慧生成系统分为个人内部生成系统与外部影响条件系统两个子系统,个人内部生成系统由觉察力、思维力、教学认识力、教学反思力、教学理智力、情感、意志、信念等要素构成,外部影响条件系统由成长人文环境影响、学校文化影响、家庭影响、同行影响等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的研究,阐释了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整体状态演变过程及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的具体运行过程,提出教学智慧生成系统总体体现了整体原理,以无限循环方式进行生成的观点,,并从完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个人内部要素及营造适合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影响环境两个层面提出了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智慧 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思维 生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4
  • 1.1 问题缘起11-13
  • 1.1.1 课程改革深入的需要11
  • 1.1.2 教学智慧的生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目标11-12
  • 1.1.3 生成课堂的必备条件12
  • 1.1.4 复杂科学理论的逐渐成熟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文献综述14-21
  • 1.3.1 有关教学智慧的国内研究综述14-17
  • 1.3.2 有关教学智慧的国外研究综述17-19
  • 1.3.3 复杂思维的研究综述19-21
  • 1.4 研究方法21-23
  • 1.4.1 文献法21-22
  • 1.4.2 访谈调查法22
  • 1.4.3 案例研究法22-23
  • 1.4.4 研究的创新之处23
  • 1.5 研究思路23
  • 1.6 研究内容23-24
  • 2 教学智慧内涵研究的梳理24-32
  • 2.1 智慧的涵义24
  • 2.2 教学智慧的内涵24-26
  • 2.3 教学智慧的表现及层次26-32
  • 3 复杂性思维视域的解读32-41
  • 3.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阶段32-33
  • 3.2 对复杂性科学及相关概念的研究33-34
  • 3.3 复杂性思维34-35
  • 3.4 本研究涉及的复杂性科学理论35-41
  • 3.4.1 系统论的理论35
  • 3.4.2 有关复杂系统特点的理论35-38
  • 3.4.3 有关复杂系统运行的理论38-41
  • 4 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分析41-55
  • 4.1 子系统之一:个人内部生成系统41-50
  • 4.1.1 觉察力41-43
  • 4.1.2 思维力43-44
  • 4.1.3 教学认识力44-45
  • 4.1.4 反思力45-46
  • 4.1.5 教学理智力46-47
  • 4.1.6 专业情感47-48
  • 4.1.7 意志48-49
  • 4.1.8 信念49-50
  • 4.2 子系统之二:外部影响条件系统50-55
  • 4.2.1 成长人文环境的影响50-51
  • 4.2.2 学校文化51-52
  • 4.2.3 家庭影响52-53
  • 4.2.4 同行的影响53-55
  • 5 教学智慧的生成机制55-62
  • 5.1 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相关概念的解释55
  • 5.1.1 生成机制55
  • 5.1.2 教学智慧生成机制55
  • 5.2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运行机制55-59
  • 5.2.1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整体状态演变过程:远离教学智慧状态——近教学智慧状态——教学智慧平衡状态56
  • 5.2.2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56-59
  • 5.3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各要素的作用关系纽带: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59-60
  • 5.4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总体体现:整体原理60-61
  • 5.5 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生成方式:无限循环方式61-62
  • 6 教学智慧生成的个案研究62-68
  • 6.1 个案的选取与研究62
  • 6.2 远离教学智慧状态的阶段62-63
  • 6.2.1 外部环境对人的磨练,塑造人的发展潜能62-63
  • 6.2.2 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63
  • 6.3 近教学智慧生成状态63-64
  • 6.4 教学智慧平衡状态64-66
  • 6.5 F 教师的建议66-68
  • 7 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68-73
  • 7.1 完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个人内部要素,增强教师自我实现、自主发展信念——使教师做好对无序性的有序心理准备68-69
  • 7.2 营造适合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影响环境69-73
  • 7.2.1 完善教师培养教育制度——做好提升教师对无序性的有序能力的准备69-71
  • 7.2.2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明确教师朝向教学智慧状态前进的引导71
  • 7.2.3 构建有利于教学智慧生成的环境——加强应对无序性有序环境氛围的营造.71-73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73-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取得科研成果77-78
  • 附录B:访谈提纲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岳欣云;;复杂思维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3 张光陆;;教师理解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唐德海;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盖立春;郑长龙;;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与重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王九红;;教学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S1期

7 毛齐明;;试论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其基本素养[J];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8 李建军;;课堂想象:通向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9 周志平;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10 王彦明;;课堂妥协:教学智慧的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明;复杂性视角下的教育决策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娟;复杂性理论视阈下的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艳;复杂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倪富昌;复杂性科学研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友志;复杂范式视域中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晓娜;论教师的教育智慧[D];西南大学;2007年

6 成晓利;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艳;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教学目标[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冬玲;教育智慧与教师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卢芳;教育智慧生成机制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32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