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感知体验的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与使用意愿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8:12
本文关键词:基于用户感知体验的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与使用意愿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在互联网大潮下新兴的学习及教育模式,E-Learning成为目前公认的教育新趋势。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硬件技术上的支持更提升了在线学习的发展。但是用户感知体验并没有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而改善。传统的在线培训研究更多的关注与培训内容,硬件技术的提高方面,从用户体验分析的文献较少。所以基于用户体验角度来考察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本论文在总结在线培训,用户体验,人机交互,可用性,使用意愿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为切入点,构建研究模型,开发了适用于从用户感知体验角度研究的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评价维度。并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各维度对用户感知体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意愿。本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在线培训系统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价维度,五个维度分别是:易用性、有用性、可靠性、情感满足和趣味性。从这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对用户感知体验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分析模型。(2)人口统计因素对用户感知体验与用户使用意愿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但并不是影响了五个维度中的每一个。通过调节效应分析,我们得出了:性别会影响情感满足和趣味性;年龄和教育程度会影响易用性和趣味性。(3)针对五个维度的实证分析结果,对提供在线培训企业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用户体验 可用性 在线培训 使用意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图目录10-11
- 表目录11-13
- 1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13-17
- 1.1.1 在线培训的发展现状14-15
- 1.1.2 在线培训的特点和优势15-17
- 1.2 问题提出17-18
- 1.3 研究内容18-21
- 1.4 研究意义21-22
- 1.4.1 理论意义21
- 1.4.2 现实意义21-22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22-25
- 1.5.1 研究方法22-23
- 1.5.2 研究框架23-25
- 2 文献综述25-49
- 2.1 在线培训25-30
- 2.1.1 在线培训基本概念25-26
- 2.1.2 国外在线培训研究现状26-28
- 2.1.3 国内在线培训研究现状28-30
- 2.2 可用性30-36
- 2.2.1 可用性的含义及其属性30-32
- 2.2.2 在线培训可用性评价研究32-36
- 2.2.3 人机交互技术36
- 2.3 用户感知体验36-43
- 2.3.1 用户体验36-39
- 2.3.2 用户体验与情感39-40
- 2.3.3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40-41
- 2.3.4 用户体验的动态模型41-42
- 2.3.5 在线培训用户体验评价方式42-43
- 2.4 用户使用意愿43-46
- 2.4.1 用户使用意愿的定义43
- 2.4.2 理性行为理论回顾43-44
- 2.4.3 计划行为理论回顾44-45
- 2.4.4 科技接受理论模型45-46
- 2.5 本章小结46-49
- 3 研究设计49-55
- 3.1 概念模型49-51
- 3.1.1 用户特征对产品可用性的感知差异49
- 3.1.2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评价49-50
- 3.1.3 用户体验影响用户使用意愿50
- 3.1.4 研究概念模型50-51
- 3.2 研究假设51-55
- 3.2.1 交互界面可用性各维度与用户感知体验之间的关系51-52
- 3.2.2 人口统计因素对研究的影响52-53
- 3.2.3 用户感知体验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53-55
- 4 问卷设计与调研55-65
- 4.1 变量定义55-56
- 4.1.1 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评价维度55-56
- 4.1.2 在线培训系统用户感知体验56
- 4.2 问卷设计56-59
- 4.2.1 问卷设计流程56-57
- 4.2.2 研究变量测量57-59
- 4.2.3 问卷设计59
- 4.3 问卷前测59-65
- 4.3.1 信度检验59-60
- 4.3.2 效度检验60-65
- 5 模型验证65-83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65-67
- 5.1.1 被调查人口统计分布情况65-66
- 5.1.2 相关变量调查结果统计情况66-67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67-71
- 5.2.1 信度分析67-68
- 5.2.2 效度分析68-71
- 5.3 正态分布检验71-72
- 5.4 方差分析72-74
- 5.4.1 性别对于可用性五个维度重要性的方差分析73
- 5.4.2 年龄对于可用性五个维度重要性的方差分析73-74
- 5.5 相关分析74-75
- 5.5.1 培训系统可用性五个维度变量和用户感知体验的相关分析74-75
- 5.6 回归分析75-79
- 5.6.1 培训系统可用性五个维度变量和用户感知体验的回归分析76-78
- 5.6.2 用户感知体验和用户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78-79
- 5.7 调节效应79-83
- 5.7.1 性别的调节效应验证79-80
- 5.7.2 年龄的调节效应验证80-81
- 5.7.3 教育程度的调节效应验证81-83
- 6 结果分析与讨论83-89
- 6.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83-84
- 6.2 用户感知体验影响因素讨论84-86
- 6.2.1 用户感知体验影响因素讨论84-86
- 6.3 人口统计因素的调节效应讨论86-88
- 6.3.1 性别调节效应讨论86-87
- 6.3.2 年龄调节效应讨论87
- 6.3.3 教育程度调节效应讨论87-88
- 6.4 用户感知体验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讨论88-89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89-94
- 7.1 实证分析结论89-90
- 7.2 对策与建议90-92
- 7.3 研究创新点92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92-94
- 7.4.1 研究局限性92-93
- 7.4.2 研究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7
- 附录:调查问卷97-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2 王宇;张五红;;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实施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马庆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4 陈芳;索佳佳;;手机软件界面设计的原则及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2年23期
5 彭慧;;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和思考[J];成功(教育);2012年02期
6 唐潇;;学习对象理论指导下的移动学习资源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刘宝发,杨庆芳;企业培训模式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4期
8 吴鸿雁;;网站页面设计中的人机界面设计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21期
9 刘颖;人机交互界面的可用性评估及方法[J];人类工效学;2002年02期
10 郝权红;企业培训模式共性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用户感知体验的在线培训系统可用性与使用意愿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