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03 19:11

  本文关键词:《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刊于1909年的《教育杂志》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教育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在教育思想的引进、教育思潮的兴起、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革新及教育话语的建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杂志》作为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类期刊,忠实的记录和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教育话语的每次转型都在其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也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得到了充分肯定。《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为处在困境中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范式的转型与视野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本文基于大量史料,采用文献分析法,从《教育杂志》中有关教育话语转变入手,分三部分对《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的变迁进行讨论分析。 《教育杂志》自创刊之日起,至1932年停刊,之后又复刊。在这近半个世纪的过程中,其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的变迁,有三次互动。第一次是在创办初期,在“中体西用”的历史语境下,以讨论教育方针的方式,“引领”教育话语建构的;第二次则是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其主编的更替,促使了《教育杂志》的话语转型。在这一时期,其主要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话语的建构中去;第三次互动则相对来说有点被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由“落后”于时代而惊醒,其后“勉励追随”新式的教育话语。《教育杂志》通过这三次的转型,一方面影响着那个时代的教育话语建构;同样地,时代转型也影响着《教育杂志》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杂志》 教育话语 近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6
  • 一、研究缘起8-10
  • (一) 话语9
  • (二) 教育话语9
  • (三) 语境9-10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3
  •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13-16
  • (一) 论文结构13-14
  • (二) 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研究教育,改良学务”——《教育杂志》的创刊(1909-1912)16-32
  • 一、“五项教育宗旨”——《教育杂志》创刊的历史语境16-21
  • (一) “中体西用”——知识谱系的追溯16-20
  • (二) 五项教育宗旨的厘定20-21
  • 二、“研究教育,改良学务”——《教育杂志》创刊宗旨21-27
  • (一) “利”——在商言商的利益22-24
  • (二) “义”——扶助教育的教育理想24-27
  • 三、“当采教育方针”——《教育杂志》发起的互动27-32
  • (一) 对旧教育的批判27-29
  • (二) “教育方针”的话语建构29-32
  • 第二章 “公共领域”——《教育杂志》的参与(1912-1919)32-43
  • 一、外部社会环境及主编的变化32-37
  • (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对《教育杂志》的影响32-34
  • (二) 主编的变化34-37
  • 二、对教育话语的丰富37-43
  • (一) 教育思想的传播37-40
  • (二) 对新教育方法的宣传推广40-43
  • 第三章 “新气象”——《教育杂志》与新文化运动互动(1919-1932)43-56
  • 一、新文化阵营的合围43-47
  • (一) 与孙中山的矛盾43-44
  • (二) 两种中西文化观的对碰44-47
  • 二、须改良,募外稿,从速行——《教育杂志》的“突围”47-51
  • (一) 更换主编47-49
  • (二) 募外稿49-51
  • 三、新教育话语的建构51-56
  • (一) 教育思潮51-53
  • (二) 教育独立运动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周谷平,朱有刚;《教育杂志》与近代西方教育的传播[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3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