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06 03:05

  本文关键词: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组成部分,女子德育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北宋时期,统治者崇尚文德之治,关注百姓,发展生产,促进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所有这些都给当时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进行了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进行了评价。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整理评述了相关的研究文献;第二部分对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陈述了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梳理了司马光关于女性在生命不同阶段(在家女、为人妻和为人母)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和应具备的品质。第五部分对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阐述了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期望对当代女性品质的塑造和女性家庭角色的定位有所帮助。
【关键词】:北宋 司马光 女子德育 德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的缘起8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9
  • 1.2.1 选题的目的8
  • 1.2.2 选题的意义8-9
  • 1.3 研究方法9
  • 1.3.1 文献法9
  • 1.3.2 综合分析法9
  • 1.4 文献综述9-14
  • 1.4.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2 概念界定14-18
  • 2.1 司马光14-15
  • 2.2 《温公家范》15
  • 2.3 《司马氏书仪》15-16
  • 2.4 德育16-17
  • 2.5 女子德育17-18
  • 3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18-24
  • 3.1 社会背景18-20
  • 3.1.1 政治背景18
  • 3.1.2 经济背景18-19
  • 3.1.3 文化背景19-20
  • 3.2 哲学基础20-24
  • 3.2.1 人性论20-21
  • 3.2.2 天命论21-24
  • 4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24-38
  • 4.1 女子德育的目的24-25
  • 4.2 女子德育的内容25-34
  • 4.2.1 在家女的德育内容25-27
  • 4.2.2 为人妻的德育内容27-31
  • 4.2.3 为人母的德育内容31-34
  • 4.3 女子德育的手段34-36
  • 4.3.1 语言35
  • 4.3.2 榜样35
  • 4.3.3 情境35
  • 4.3.4 环境35-36
  • 4.4 女子德育的方法36-38
  • 4.4.1 语言说服36
  • 4.4.2 榜样示范36
  • 4.4.3 生活训练36-37
  • 4.4.4 环境陶冶37-38
  • 5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特征及其评价38-42
  • 5.1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特征38-39
  • 5.1.1 女子德育目的的明确性38
  • 5.1.2 女子德育内容的阶段性和延续性38
  • 5.1.3 女子德育手段的丰富性38
  • 5.1.4.女子德育方法的多样性38-39
  • 5.1.5 女子角色定位的准确性39
  • 5.2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评价39-42
  • 6 司马光女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42-44
  • 致谢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衍申;论刘恕的史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黄君萍;漫评司马光的民族思想[J];晋阳学刊;1985年06期

3 程郁;求实——司马光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虞祖尧;简论司马光的经济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郝明工;温公朔学之治心说略考[J];新东方;1998年01期

6 赵忠心;;司马光谈“为人祖”[J];家长;1999年07期

7 周方高;司马光人才思想述论——以《资治通鉴》“臣光曰”为中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庞博;;四年级阅读训练材料[J];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2003年03期

9 杨毅;补校《宋史·司马光传》一则[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10 叶坦;;役法斗争中的司马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仁;;读司马光“齐家通鉴”——《家范》[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程;候九义;;从古代宅园记述中看建筑的个性——读司马光“独乐园记”有感[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王酉梅;;《通鉴》编修中的文献研究[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玲萍;;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胡克均;;《通鉴》胡注析微[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6 杨志刚;;《朱子家礼》与中国礼学的若干问题[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植杰;;试论东汉的士风[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8 李瑾明;;《宋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与后世流传[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9 牛致功;;关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读《唐鉴》札记[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10 葵春一;;泛谈智力的测定与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从分析几个拔尖学生的智力谈起[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军布;古人的用人观点是有才无德者慎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吕军布;古人是以德择人还是以才择人[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刘合心;说不尽的司马光[N];发展导报;2005年

4 陈红彦;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资治通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晓文;司马光的德才观[N];吉林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茁 实习生 王庆慧;中国动漫产业潜力巨大[N];河南日报;2010年

7 陈万勇;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刘文华;王安石大斗司马光[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司马光砸缸”的发生地——光山县[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赵璐璐;唐太宗给司马光出的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云辉;《诸儒鸣道集》述评[D];复旦大学;2007年

2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婵娟;以嘉yP为中心的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红;《切韵指掌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云筝;宋代外交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10 梁瑞;唐代流贬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洁;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双霜;司马光酬唱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丽丽;司马光交游考述[D];郑州大学;2004年

4 王守芝;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方高;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D];湘潭大学;2002年

6 刘加志;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毕游;司马光政治思想考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邱梦艳;司马光史学的理学精神[D];湖南大学;2008年

9 甄燕;《类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巫蓉;关于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几个问题[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司马光的女子德育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7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