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学习系统:人工智能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实现逻辑
发布时间:2022-01-03 05:57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教育生态变革,智能化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确认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实现教育信息化方面。混合式教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混合式教学又如何借力人工智能?论文从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入手,界定适应性学习并确认适应性学习系统这一关键要素,提出通过人工智能获得技术支撑,建设适应性学习系统,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
三、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混合式教学
四、构建人工智能适应性学习系统
(一)人工智能为适应性学习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视教师在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角色
(三)建设适应性学习系统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培养高阶能力——哈蒂“可见的学习”的视角[J]. 彭正梅,伍绍杨,邓莉. 教育研究. 2019(05)
[2]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J]. 禇宏启. 教育研究. 2018(12)
[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人工智能的双刃剑[J]. 杨洁. 中国教育网络. 2018(12)
[4]国际主流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比较与趋势分析[J]. 李海峰,王炜.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0)
[5]深化院校研究 推进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综述[J]. 张莉.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9)
[6]多元智能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教育应用[J]. 陈维维.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7)
[7]基于专业教学变革的职教MOOC开发路径与应用研究[J]. 王仁田,梁建超,高美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6)
[8]学习、设计与技术——AECT 2014年会评述与思考[J]. 崔国强,王小雪,刘炬红,马晓玲,陈蕙若,谢蓉蓉. 远程教育杂志. 2015(01)
本文编号:3565708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4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
三、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混合式教学
四、构建人工智能适应性学习系统
(一)人工智能为适应性学习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视教师在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角色
(三)建设适应性学习系统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培养高阶能力——哈蒂“可见的学习”的视角[J]. 彭正梅,伍绍杨,邓莉. 教育研究. 2019(05)
[2]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J]. 禇宏启. 教育研究. 2018(12)
[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人工智能的双刃剑[J]. 杨洁. 中国教育网络. 2018(12)
[4]国际主流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比较与趋势分析[J]. 李海峰,王炜.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0)
[5]深化院校研究 推进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综述[J]. 张莉.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9)
[6]多元智能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教育应用[J]. 陈维维.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7)
[7]基于专业教学变革的职教MOOC开发路径与应用研究[J]. 王仁田,梁建超,高美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6)
[8]学习、设计与技术——AECT 2014年会评述与思考[J]. 崔国强,王小雪,刘炬红,马晓玲,陈蕙若,谢蓉蓉. 远程教育杂志. 2015(01)
本文编号:3565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6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