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之教—老子对教育的解构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14 07:06
本文关键词:不言之教—老子对教育的解构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秦时期文化的繁荣带来了教育领域的“百家争鸣”。彼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并且依着由政治而教育的路线,在教育领域中推行与政治统治相应的思想,表现为教育政策的推行、教育制度的设置、教育特权的大行其道等。众所周知,老子的思想以其“道无为”之特点,在先秦诸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于是相应的遵循“无为”特性的“不言之教”作为老子的教育思想,则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形成强烈反差,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否定。老子之“不言之教”实则亦是宏观层面的政治统治思想“无为”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在对彼时政治统治下的社会民生的充分体察之后提出的,故使得诸多被隐藏的事实得以呈现和明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固有的、惯常的、貌似合理的诸多教育现象,并依着“无为”的原则和方法重构了一副与其“无为”理论相一致的教育图景,对彼时及今日的教育有诸多启示。 论文由“绪论”、第一章“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对教育的解构”、第三章“老子解构教育的原因及结果”、第四章“不言之教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五个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的目的,以及其他开展研究的相关事宜。除此之外,绪论中通过对老子思想与解构主义之间的契合之处的论述,一方面证实了老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为老子对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否定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表述方式,即“解构”。 第一章主要从“言”、“不言”的概念界定着手,为老子的“不言”寻找理论依据,进而自然而然地引出老子在教育中的不言,即“不言之教”。之后分析不言之教的政治及教育内涵、不言之教的理论依据以及不言之教与老子道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之一,即通过对老子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教育背景的分析,引出老子对于教育诸多层面的解构。当然,,由于不言之教作为《老子》文本中唯一直接体现其教育主张的话语,亦由于先秦时期由政治而教育的路径,故对于教育的解构事实上是以对彼时教育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体认为起点,通过对政治层面的解构为方式而实现的。 第三章是文章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论述的是老子解构教育的原因及结果。主要从不言之教的价值取向、不言之教的知识论基础、不言之教的实施途径等来论述其解构教育的原因;从老子不言之教所体现出的新方法、新目的、新管理理念等论述了解构后的结果。 最后一章主要从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不言之教对于当今教育中上述四个层面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 不言之教 解构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23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10-15
- (一) 选题缘由10-14
- (二) 研究意义14-15
- 二、 研究现状及趋势15-20
- (一) 将“不言之教”作为老子教育思想的整体性研究16-17
- (二) 在教育哲学层面研究“不言之教”17
- (三) 在教育方法及原则层面研究“不言之教”17-18
- (四) 在道德教育层面研究“不言之教”18
- (五) 在教育管理层面研究“不言之教”18-19
- (六) “不言之教”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性研究19-20
- 三、 解构主义教育观与不言之教20-22
- (一) “解构”的含义20
- (二) 解构主义教育观[15]与“不言之教”的契合20-22
- 四、 研究目标与方法22-23
- (一) 研究目标22
- (二) 研究方法22-23
- 第一章 不言之教23-35
- 一、 不言及不言之教23-29
- (一) 言及不言的界说23-25
- (二) 老子“不言”的原因25-27
- (三) 不言之教的政治及教育内涵27-29
- 二、 不言及不言之教的理论依据29-32
- (一) 不言与无为的关系29-30
- (二) 不言之教与无为之治30-32
- 三、 不言之教与老子道论的关系32-35
- (一) “言”与“道”的关系32-33
- (二) 不言之教与老子教育之道33-35
- 第二章 老子对教育的解构35-51
- 一、 老子解构教育的背景35-39
- (一) 政治状况35-36
- (二) 文化状况36-37
- (三) 教育状况37-39
- 二、 老子解构教育的内容39-51
- (一) 对教育观的解构39-41
- (二) 对教育行政管理的解构41-44
- (三) 对教育制度的解构44-46
- (四) 对教育功利主义的解构46-48
- (五) 对教育特权的解构48-51
- 第三章 老子解构教育的原因及结果51-61
- 一、 老子解构教育的原因51-56
- (一) 不言之教的价值取向51-52
- (二) 不言之教的知识论基础52-54
- (三) 不言之教的具体实施54-56
- 二、 老子解构教育的结果56-61
- (一) 以学为教的新方法56-57
- (二) 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新理想57-58
- (三) 低调内敛的新的“在上者”形象58-59
- (四) 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59-61
- 第四章 不言之教对当今教育的启示61-72
- 一、 不言之教与教育目的61-63
- (一) 走出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61-62
- (二) 个人自由、社会民主的教育目的62-63
- 二、 不言之教与课程设置63-66
- (一) 不言之间对于知识的整合63-65
- (二) 关注生成性知识65-66
- 三、 不言之教与教学方法66-68
- (一) 关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66-67
- (二) 反省及实践方法的运用67-68
- 四、 不言之教与师生关系68-72
- (一) “人—人”关系68-70
- (二) “师—生”关系70-72
- 注释72-78
- 参考文献78-80
- 后记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石荆;;老子教育思想问题研议[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启良;;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3 米靖;老子论教育[J];中国道教;2001年06期
4 唐德俊;阳德华;;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江腊生;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繁盛的背后[J];河北学刊;2005年04期
6 赵吉惠;道家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J];河北学刊;1996年03期
7 李红琼,宁淑华;传统儒家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董清民;;老子教育思想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阎建锋;邢镇容;;论布迪厄的解构主义教育观[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8期
10 陈涛;徐选国;;试论德里达解构理论思想脉络及其内在关系[J];理论界;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不言之教—老子对教育的解构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