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与联结:跨区域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本体论、知识论与活动论
发布时间:2022-08-01 18:36
文章通过对实践共同体的本体论、知识论、活动论和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虚拟网络社区的实践共同体存在与发展价值,并介绍了广东省实践共同体项目的实施成效及其支撑系统"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同时结合STEAM课程实践共同体案例介绍实践共同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实践的机制与实施模式,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实践共同体的实施路径指出未来实践共同体的发展方向,既丰富了实践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又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实践共同体的本体论
1. 实践共同体内涵
2. 实践共同体新形态:“互联网+”支持的合法边缘性参与过程
(1)新手:边缘性的参与者
(2)熟手:成熟的实践者
三、实践共同体的知识论
1. 个体隐性知识构成共同体边界
2. 知识整合的新手共同体向熟手转化
3. 熟手的知识体系构成实践共同体
4. 成熟的共同体知识影响力向外扩展
四、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论
1. 实践共同体的本体活动论
(1)组织方式:混合无缝联结的组织形式
(2)角色分工:各展所长的参与成员
(3)评价的规则与方式:智能化过程性评价
(4)活动方式:以活动对象为主的自组织活动
2. 实践共同体活动的外部支撑论
(1)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2.0支撑创新发展
(2)社会文化支撑:社会建构主义
(3)机制支撑:跨区域、跨学科协同机制
(4)资源支撑:产出式共同体构建
五、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施成效
1. 以“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支撑实践共同体开展
2.“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支持的实践共同体
(1)激发了名校、名教研员和电教骨干深度参与的激情
(2)实现了广东省与其他省市地区的跨区域联结
(3)广东省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迎接教育信息化2.0时代
3. 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个案
(1)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1)共同体组建阶段
(2)共同体成员成长阶段
(3)共同体实践经验形成与辐射阶段
(4)共同体对外扩大阶段
(2)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课程模式
(1)学科分析(Analysis)
(2)整合设计(Consolidation)
(3)实验项目(Experiment)
(4)信息化融入(Integration)
(5)完善优化(Optimization)
(1)课程特点
(2)《园艺农耕》STEAM课程的ACEIO协同实践(见图8)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引导行为与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对视频学习的交互影响[J]. 杨九民,章仪,李丽,皮忠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
[2]网络学习行为与成绩的预测及学习干预模型的设计[J]. 王改花,傅钢善.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2)
[3]教育数字徽章: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认证[J]. 黄予.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4]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 李慧娜,平源,张泊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5]基于云课堂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以安徽省阜阳市农村云课堂应用实践为例[J]. 徐红彩,刘晓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6]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J]. 尹睿,郭华平,何斯婧,何靖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6)
[7]学科专业中的教与学学术(SoTL)社群建设[J]. 高琪,廖晓钟,庞海芍.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4)
[8]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J]. 李玉,柴阳丽,闫寒冰.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1)
[9]STEM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国际比较研究[J]. 李春密,赵芸赫. 比较教育研究. 2017(05)
[10]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的学习空间再设计及其案例研究[J]. 华子荀,马子淇,丁延茹.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本文编号:3667967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实践共同体的本体论
1. 实践共同体内涵
2. 实践共同体新形态:“互联网+”支持的合法边缘性参与过程
(1)新手:边缘性的参与者
(2)熟手:成熟的实践者
三、实践共同体的知识论
1. 个体隐性知识构成共同体边界
2. 知识整合的新手共同体向熟手转化
3. 熟手的知识体系构成实践共同体
4. 成熟的共同体知识影响力向外扩展
四、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论
1. 实践共同体的本体活动论
(1)组织方式:混合无缝联结的组织形式
(2)角色分工:各展所长的参与成员
(3)评价的规则与方式:智能化过程性评价
(4)活动方式:以活动对象为主的自组织活动
2. 实践共同体活动的外部支撑论
(1)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2.0支撑创新发展
(2)社会文化支撑:社会建构主义
(3)机制支撑:跨区域、跨学科协同机制
(4)资源支撑:产出式共同体构建
五、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施成效
1. 以“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支撑实践共同体开展
2.“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支持的实践共同体
(1)激发了名校、名教研员和电教骨干深度参与的激情
(2)实现了广东省与其他省市地区的跨区域联结
(3)广东省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迎接教育信息化2.0时代
3. 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个案
(1)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1)共同体组建阶段
(2)共同体成员成长阶段
(3)共同体实践经验形成与辐射阶段
(4)共同体对外扩大阶段
(2)基于大湾区的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课程模式
(1)学科分析(Analysis)
(2)整合设计(Consolidation)
(3)实验项目(Experiment)
(4)信息化融入(Integration)
(5)完善优化(Optimization)
(1)课程特点
(2)《园艺农耕》STEAM课程的ACEIO协同实践(见图8)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引导行为与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对视频学习的交互影响[J]. 杨九民,章仪,李丽,皮忠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
[2]网络学习行为与成绩的预测及学习干预模型的设计[J]. 王改花,傅钢善.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2)
[3]教育数字徽章: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认证[J]. 黄予.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4]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 李慧娜,平源,张泊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5]基于云课堂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以安徽省阜阳市农村云课堂应用实践为例[J]. 徐红彩,刘晓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6]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J]. 尹睿,郭华平,何斯婧,何靖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6)
[7]学科专业中的教与学学术(SoTL)社群建设[J]. 高琪,廖晓钟,庞海芍.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4)
[8]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J]. 李玉,柴阳丽,闫寒冰.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1)
[9]STEM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国际比较研究[J]. 李春密,赵芸赫. 比较教育研究. 2017(05)
[10]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的学习空间再设计及其案例研究[J]. 华子荀,马子淇,丁延茹.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本文编号:3667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6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