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其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通过修订台湾地区已有的、成熟的生涯方面的问卷,对某校20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高中生涯自我概念及生涯自我效能方面的特征。同时,依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了安徽省某中学文理科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生涯辅导的干预,希望能为以后在中学开展生涯辅导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1)修订的《生涯自我概念量表》和《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高中生涯自我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a.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在每个题项上的平均值是2.90分。 b..生涯自我概念的发展在性别和文理科上是没有差异的。 c.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涯自我概念及生涯价值、生涯能力、生涯认识维度在年级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通过Scheffe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在生涯自我概念方面,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三的学生存在差异,高一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分低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没有差异。 在生涯价值方面,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三存在显著差异,高一的学生在生涯探索方面的得分低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高二和高三没有差异。 在生涯能力方面,高一和高二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在生涯能力方面的得分低于高二的学生,高一和高三、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没有差异。 在生涯认识方面,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三的学生存在差异,高一学生在生涯认识方面的得分低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没有差异。 (3)高中生涯自我效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a.高中生生涯自我效能在每个题项上的平均值是4.22分。 b.男生和女生在资料收集和目标选择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都低于女生,其余无显著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能力人格维度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c.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涯自我效能及能力人格、目标选择、职业自我评价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通过Scheffe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在生涯自我效能总量表中,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有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高二的学生,高二和高三、高一和高三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在能力人格维度上,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的得分低于高二学生,高一和高三、高二和高三的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目标选择维度上,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三的学生都有显著差异,高一的得分低于高二和高三,高二和高三没有显著差异。 在职业自我评价维度,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的得分低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3)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与生涯自我效能之间存在典型相关。 (4)经过生涯辅导课程的干预,文理科实验组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比实验前有提高,对理科学生影响尤为显著,而在生涯自我概念上文理科学生均没有变化。说明生涯辅导课程对提高和改善高中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感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 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自我概念 生涯辅导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35.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研究背景10-12
- 2 文献综述12-23
- 2.1 生涯自我概念的涵义、测量及其相关研究12-15
- 2.2 生涯自我效能的涵义、测量及其相关研究15-19
- 2.3 高中生生涯辅导的必要性及其相关研究19-23
- 3 研究设计23-27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23-24
- 3.2 研究假设24
- 3.3 研究对象24
- 3.4 研究方法24
- 3.5 研究工具24-27
- 4 研究一 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27-40
- 4.1 研究对象27
- 4.2 研究工具27
- 4.3 研究假设27
- 4.4 研究结果27-40
- 5 研究二 生涯辅导课程对高二学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40-55
-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40
- 5.2 研究假设40-41
- 5.3 研究对象41
- 5.4 研究设计41-42
- 5.5 干预方案的内容设计42-44
- 5.6 干预的主要方法44-45
- 5.7 干预过程45-46
- 5.8 研究结果46-55
- 6 总讨论55-60
- 6.1 关于问卷的选择与修订55
- 6.2 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和生涯自我效能的差异分析55-57
- 6.3 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与生涯自我效能的典型相关分析57
- 6.4 实验组与控制组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变化讨论57-59
- 6.5 学生对生涯辅导课程的评价59-60
- 7 结论与教育建议60-62
- 7.1 结论60
- 7.2 教育建议60-62
- 8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62-63
- 9 参考文献63-66
- 后记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艳玲;齐玉龙;张利;;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赵荣生;;我国青少年生涯辅导现状及问题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赵士果;;徐州市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5 郭晗薇;;大学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6 庞春敏;李海榕;;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开发调查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2年07期
7 赵荣生;;内地青少年生涯辅导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郭兆年;汤林春;谢玲玲;;高中生涯发展及其辅导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9期
9 王琳媛;朱珠;万燕;;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初探——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8期
10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丽影;高中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结构、特点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红霞;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蔡静;高三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其对高考专业选择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学芹;高中生涯辅导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蔡嵘;高职生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艳;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8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