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5:31

  本文关键词: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心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而关心能力的提升则是教师更好地关心学生的关键。国内外教育政策导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都充分表明,“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是一项兼具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辅以非结构性观察法。回顾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尚缺乏提升教师关心能力的策略的研究;通过对一所初中的5位教师、6位学生的访谈以及师生间关心事件的观察进一步发现,教师关心学生的现状不如人意,教师关心学生的能力亟待提升。据此,在梳理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教师关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剖析了教师关心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自身和外部支持两个维度提出了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研究发现,教师关心能力包括发现学生需要的能力、采取合适的关心行动的能力、关注学生反馈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其有五大特征,即实践性、情境性、全面性、传递性、情理交融性。当下教师关心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发现学生需要的敏感性不足;其次,教师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多种关心行动的能力较弱;再次,教师了解学生反馈与自我反思的途径单一。为了改变教师关心能力不足的现状,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从教师自身出发,可从如下方面提升关心能力:首先,教师能敏锐觉察到学生的需要,强化自身的关心意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观察与对话的作用,注重从侧面间接了解学生的需要;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采取合适的关心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实施与关心学生相结合,并注意在细微言行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同时不可忽略他者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馈并进行自我反思,在充分理解关心之关系性的基础上,信任性地接纳学生,与学生开展真正的对话,并通过思考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教师教育者对师范生的关心、学校对教师的关心以及外部大环境对提升教师关心能力给予的支持。
【关键词】:关心 教师关心能力 提升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22
  • (一) 教师关心能力研究的缘起8-11
  • 1. 提升教师的关心能力是国际和国内教育政策的重要导向8-9
  • 2. 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是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9-10
  • 3. 提升自身的关心能力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课题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11-16
  • 1.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论15-16
  • (三) 研究意义16-17
  • 1. 理论意义16
  • 2. 实践意义16-17
  • (四) 核心概念界定17-18
  • 1. 关心17
  • 2. 教师关心能力17-18
  • (五) 研究内容18-19
  • 1. “教师关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18-19
  • 2. 教师关心能力的现状19
  • 3. 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19
  • (六) 研究方法19-22
  • 1. 研究方法的选择理由20-21
  • 2. 访谈及观察对象的选择21
  • 3. 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法21-22
  • 一、教师关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22-30
  • (一) 教师关心能力的内涵22-25
  • 1. 关注学生需要的能力22-23
  • 2. 采取合适的关心行动的能力23-24
  • 3. 关注反馈及自我反思的能力24-25
  • (二) 教师关心能力的特征25-30
  • 1. 实践性26
  • 2. 情境性26-27
  • 3. 全面性27-28
  • 4. 传递性28
  • 5. 情理交融性28-30
  • 二、教师关心能力的现状30-35
  • (一) 发现学生需要的敏感性不足30-31
  • (二) 不同情境下采取多种关心行动的能力较弱31-32
  • (三) 了解学生反馈与自我反思的途径单一32-35
  • 三、教师关心能力提升策略的构建35-50
  • (一) 关注学生需要的能力之提升策略35-40
  • 1. 关心意识的强化是关注学生需要的前提36-37
  • 2. 观察与对话是关注学生需要的直接方式37-39
  • 3. 侧面的间接了解是关注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39-40
  • (二) 采取合适关心行动的能力之提升策略40-45
  • 1. 将教学实施与关心学生相结合41-43
  • 2. 在细微言行中体现对学生的关心43-44
  • 3. 关心过程中应注重他者的帮助与支持44-45
  • (三) 关注反馈及自我反思的能力之提升策略45-50
  • 1. 理解“关系性”是关注学生反馈及自我反思的前提46
  • 2. 信任性地接纳与对话是了解学生回应的重要途径46-48
  • 3. 思考与写作相结合是提升反思能力的有效方式48-50
  • 四、提升教师关心能力所需要的外部支持50-54
  • (一) 给予教师关心是促进教师关心学生的前提50-52
  • 1. 教师教育者对师范生的关心与指导50-51
  • 2. 学校给予教师的关心与支持51-52
  • (二) 外部大环境对提升教师关心能力的支持52-54
  • 1. 各方应改变对学生的单一评价标准52-53
  • 2. 学校应营造关心型的整体校园氛围53-54
  • 五、教师关心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反思和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2-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苏静;;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吴永军;;再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徐廷福;;关怀型教师及其培养方式的思考——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09年08期

5 杨宝忠;培养关心型教师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6 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7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张定璋;情境教育的教学论发展观[J];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10 刘万海;;关于教学道德性的原点审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教师关心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86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