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融合了虚拟社区和网络教育特点的教育虚拟社区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应用到了现代大学生的教育中。教育虚拟社区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一直是平台设计、资源建设,忽视了对学习者的关注;而教育虚拟社区的宗旨是既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又考虑到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对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相应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了解学习者,这对着眼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合理的学习策略,建设适应性的学习系统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在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活动理论对研究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并结合教育虚拟社区的功能模块,将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行为加以界定和分类,包括一般学习行为、交互行为、基于问题解决的行为三大类。 运用《镶嵌图形测验》测定了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参与《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的2009级和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场认知方式类型,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两个年级中参与虚拟社区的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学习者;依据教育虚拟社区的功能模块和学习行为分类设计了学习行为观察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通过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得出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逻辑分析能力较强,在教育虚拟社区中思虑较清晰,在信息检索和加工方面有优势,但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不佳,与学习者和教师的交互较少,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独立解决,善于自主探究学习。针对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的学习行为表现,在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设计方面提出了适应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的策略,以提升其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绩效。
【关键词】:教育虚拟社区 认知方式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 学习行为 学习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G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图目录9-10
- 表目录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12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2-13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3-14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4-17
- 一、 论文研究思路14-15
- 二、 论文研究方法15-17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17-35
- 第一节 理论基础17-22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18
-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8-19
- 三、 行为科学理论19-20
- 四、 活动理论20-22
- 第二节 教育虚拟社区22-27
- 一、 教育虚拟社区概述22-23
- 二、 教育虚拟社区的特性23-24
- 三、 教育虚拟社区的分类24-27
- 第三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27-31
- 一、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概述27-29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个体的特征29-30
- 三、 以场认知方式作为限定研究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合理性分析30-31
- 第四节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行为31-35
- 一、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行为概述31
- 二、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行为的特征31-33
- 三、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行为分类33-35
- 第三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测定及其学习行为调查35-43
- 第一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测定35-38
- 一、 测验材料35-36
- 二、 测验实施36-38
- 第二节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查38-43
- 一、 实地观察的设计与实施38-40
- 二、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40-41
- 三、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41-43
- 第四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一般学习行为分析43-49
- 第一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检索学习行为43-44
- 一、 信息检索学习行为调查结果43-44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检索学习行为分析44
- 第二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加工学习行为44-46
- 一、 信息加工学习行为调查结果45-46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加工学习行为分析46
- 第三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发布学习行为46-49
- 一、 信息发布学习行为调查结果46-48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信息发布学习行为分析48-49
- 第五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交互行为分析49-54
- 第一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行为49-50
- 一、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行为调查结果49-50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行为分析50
- 第二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交互行为50-52
- 一、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交互行为调查50-52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交互行为分析52
- 第三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者的交互行为52-54
- 一、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者的交互行为调查52-53
- 二、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与学习者的交互行为分析53-54
- 第六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行为分析54-57
- 第一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协作学习行为54-55
- 第二节 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行为55-57
- 第七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提高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学习绩效的策略57-62
- 第一节 教育虚拟社区中基于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教学策略57-59
- 一、 针对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策略57-58
- 二、 针对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的教学策略58-59
- 第二节 教育虚拟社区中基于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59-62
- 一、 课程前做相关信息介绍59-60
- 二、 告知认知方式60
- 三、 学习活动组织与引导60-62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2-64
- 第一节 研究结论62
- 一、 研究结论62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62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62-64
- 一、 研究的创新点62-63
- 二、 研究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67-75
- 附录一:认知方式测验——镶嵌图形测验67-72
- 附录二:教育虚拟社区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学习行为访谈提纲72-73
- 附录三:教育虚拟社区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学习行为调查问卷73-75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丕元;影响学生远程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8期
2 李康;远程教育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3 文冬,杨九民;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4 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胡凡刚;;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张满才;;关于人本主义思想与远程教育基础理论若干关系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8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9 黄萍;高校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杨金来;洪伟林;张翼翔;;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研究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鑫;基于场认知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娜;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9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