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9:04

  本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无论年龄还是性别,人们的文化程度是高是低,社会地位是高是低,身体是否处于健康,还是亚健康,又或者是疾病状态,从事什么职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体验着自卑。自卑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对高职大学生自卑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高职大学生的自卑感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调控自己的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此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验法等一些心理统计学的方法对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国内和国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开放式问卷的数据资料,编制了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问卷,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构成要素,然后探讨了当代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特点,最后对高职大学生的内隐自卑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括自身不安全、社交不满意、相貌不满意和自身低价值四个维度。 2)研究编制的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问卷的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86-0.88之间,比较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构效度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781-0.890之间,这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很好。说明问卷可以作为测量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有效工具。 3)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外显自卑处于中下水平,在年级、性别及家庭经济条件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显著性差异。 4)内隐自卑的IAT实验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在内隐自卑IAT的不相容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明显长于相容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隐自卑效应。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外显心理 内隐自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15.5;G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引言11-13
  • 1 文献综述13-21
  • 1.1 自卑13-16
  • 1.1.1 自卑的概念13
  • 1.1.2 自卑的结构13-14
  • 1.1.3 自卑的测量14-16
  • 1.2 内隐自卑16-17
  • 1.2.1 内隐自卑的概念16-17
  • 1.2.2 内隐自卑的结构17
  • 1.2.3 内隐自卑的测量17
  • 1.3 内隐自卑和外显自卑的关系研究17-18
  • 1.4 大学生自卑的研究18-20
  • 1.4.1 大学生外显自卑的研究18-19
  • 1.4.2 大学生内隐自卑的研究19-20
  • 1.5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卑的研究20-21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21-24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21-22
  • 2.1.1 自卑测量工具的问题21
  • 2.1.2 自卑心理结构的问题21
  • 2.1.3 自卑研究对象的问题21-22
  • 2.2 研究意义22
  • 2.2.1 理论意义22
  • 2.2.2 实践意义22
  • 2.3 研究构想22-24
  • 2.3.1 自卑的概念界定22-23
  • 2.3.2 研究设计23-24
  • 3 研究一: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问卷编制24-37
  • 3.1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理论建构24-27
  • 3.1.1 理论建构的研究目的24
  • 3.1.2 研究方法24
  • 3.1.3 研究过程24-25
  • 3.1.4 研究结果25-26
  • 3.1.5 小结26-27
  • 3.2 问卷编制的研究目的27
  • 3.3 问卷的编制过程27-28
  • 3.3.1 问卷题项来源28
  • 3.3.2 被试与施测28
  • 3.3.3 统计处理28
  • 3.4 结果分析28-36
  • 3.4.1 外显自卑的项目分析29
  • 3.4.2 问卷的数量和质量结构29-30
  • 3.4.3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30-32
  • 3.4.4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2-34
  • 3.4.5 信度检验34-35
  • 3.4.6 效度检验35-36
  • 3.5 小结36-37
  • 4 研究二: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现状研究37-42
  • 4.1 研究目的37
  • 4.2 研究被试37
  • 4.3 测量工具37
  • 4.4 统计工具37
  • 4.5 研究结果37-40
  • 4.5.1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总体状况37-38
  • 4.5.2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在性别上的差异38
  • 4.5.3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在独生子女与否和年级之间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38-40
  • 4.5.4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在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40
  • 4.6 小结40-42
  • 5 研究三:高职大学生内隐自卑的实验研究42-46
  • 5.1 实验目的42
  • 5.2 实验方法42-43
  • 5.2.1 被试42
  • 5.2.2 实验设计42
  • 5.2.3 实验材料42-43
  • 5.2.4 实验程序43
  • 5.3 结果分析43-44
  • 5.3.1 高职大学生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差异比较43
  • 5.3.2 性别的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差异比较43-44
  • 5.3.3 年级间的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差异比较44
  • 5.4 小结44-46
  • 6 讨论46-51
  • 6.1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结构维度46
  • 6.2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测量工具46-48
  • 6.3 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的现状48
  • 6.4 高职大学生内隐自卑48-49
  • 6.5 高职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教育的建议49
  • 6.6 研究的主要贡献49
  • 6.7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49-51
  • 7 总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 A: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开放式问卷55-56
  • 附录 B: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预试问卷56-59
  • 附录 C:高职大学生外显自卑正式问卷59-61
  • 附录 D:高职大学生内隐自卑实验材料61-62
  • 附录 E:实验指导语62-64
  • 附录 F: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4-65
  • 后记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大学生“自卑情结”及其消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周静;雷鸣;;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及矫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3 刘美丹;李淑红;张铁;;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调适[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韩庆云;;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原因和治疗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5 商光美,吴飞美;自卑心理诠释[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6 孙建华;李翔海;;大学生的自卑情结及其心理干预[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7 刘顺祥;;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天鹰,张雅旭;高师学生幽默感、自卑感、乐群性与情绪稳定性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9 王丽秋;青少年自卑心理的调查、分析与消除[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李艺敏;孔克勤;;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自卑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仇光霞;内隐自尊的结构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1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