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现状及调适机制研究——基于认知疗法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现状及调适机制研究——基于认知疗法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政府和社会在关心关怀贫困生经济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同时,常常忽视了他们心中出现的另一种贫困——心理贫困。这对贫困生的健康心理心态和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根据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异常的表现,应用心理学认知疗法剖析造成贫困生心理偏差的主要因素,探究从认知和信念上引导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方法。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脱贫” 认知主义
【基金】: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社科B类) 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福建师范大学)专项资助项目“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现状及调适机制研究”(编号:JB13800S)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有较大增长。根据国家教育部2013年5月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总人数达到2308.5万人。其中,贫困生约占20%,为461.7万人。[1]各种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比率高于一般大学生,主要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德欣;;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欧洪湛;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孝会;聂惠;;如何提升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2年08期
3 王炳南;姜华帅;;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周力;;心理救助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李春莉;刘蓓蓓;杨少文;李晓玲;;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胡凯,王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与辅导[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徐丽超;;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许平;;关于高校贫困生群体消极心态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阳林;;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利亚;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探析[D];云南大学;2011年
2 尹何明;公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蕾;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表现与干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珊珊;女大学生犯罪境外化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5 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杨林香;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困境与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资助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巧玲;贫困女大学生发展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祥明;贫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红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探究[J];经济师;2006年04期
2 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4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1996年07期
5 崔邦焱,徐孝民;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抓实做好[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1期
6 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文;;支助贫困生首先进行心理扶贫[J];班主任之友;2002年09期
2 赵兰芳;王凤仪;;关于我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从松;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田素栋;与贫困生谈心理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0期
5 张小琴,夏鹂;高校贫困生心理困境与对策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梁念;;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9期
7 李福宝;;有内必形外——透视高校贫困生消费心理[J];社科纵横;2007年01期
8 杜琼;;从自我认知偏差的角度认识高职贫困生心理障碍[J];校园心理;2009年04期
9 许素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7期
10 王巧;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放飞理想与希望——浅析农村高中贫困生不良人格的矫正[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经济贫困生心理教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杨大刚;张亚志;;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樊富珉;何瑾;;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研究——对西部高校贫困生自强训练的实验[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咏燕;熊晓琳;;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新特点[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胡玉智;;四川高师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现状与自我解困方式的探讨[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叶琛;戴王磊;李长瑾;黄国胜;何金彩;;不同经济水平大学生心理档案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肖汉仕;李美英;;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探索[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10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波;贫困生呼唤“心理扶贫”[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于伟慧 王勇;关注心理贫困更为重要[N];海南日报;2006年
3 燕云;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N];工人日报;2009年
4 郑晋鸣邋沈亚军;江苏高校开辟心理“绿色通道”[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周保东;贫困大学生急需心理解困[N];徐州日报;2009年
6 罗静 程守勤;南大关注贫困生“心理贫困”[N];健康报;2003年
7 黄树海;现代人面临重重心理困扰[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郑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心理学研究者;幸福在哪里[N];大众科技报;2011年
9 医博;心理疾病的十大诱因[N];长春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晖;16.2%的大学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铌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晖;城市中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铭伟;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现况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田军;高校经济贫困生抑郁心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康;福多的心理模块论及其认知哲学思想[D];山西大学;2006年
10 游敏;高职高专贫困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现状及调适机制研究——基于认知疗法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4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