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7城市学生现在饮酒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7城市学生现在饮酒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等3项家庭因素与学生现在饮酒率的可能关联,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整群抽取25 710名12~23岁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现在饮酒报告率的差异上,5类家庭之间,男生无统计学意义(χ2=4.969,P=0.291),女生却有统计学意义(χ2=33.494,P=0.000),生活在"较不稳定家庭"的女生,比"较稳定家庭"的高;母亲文化程度5个水平之间,男生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39,P=0.000),女生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4,P=0.000),男、女生都表现出母亲文化程度高的,现在饮酒率较低;9类父亲职业之间,男生有统计学意义(χ2=42.536,P=0.000),女生无统计学意义(χ2=13.935,P=0.083),城市男生现在饮酒率较高的是父亲为"个体工商户"、"城市务工的农民"的。结论学生现在饮酒率上,母亲文化程度对男、女生都有影响;父亲职业对男生的影响明显;家庭类型对女生影响明显。
【作者单位】: 辽宁省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学生 饮酒 问卷调查
【基金】:大连市2012年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211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防控青少年饮酒,美国采取了有力措施,但重视学校作用,并未把家庭放在突出位置[1]。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深度及干预的及时性都远胜于教师[2]。父母的饮酒行为对子女有明显影响,与父母均不饮酒的相比,父母都饮酒的学生成为饮酒者的可能性达到2.2倍[3]。父母的态度对子女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兰,仇凤琴;父母文化程度与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5期
2 蒋翠萍,吴鉴明;学龄前儿童健康行为与家长文化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2期
3 Ian M.Newman,薛建平,方晓义;北京市高中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4 张宇艳;刘瑛;杨咏梅;张惠芳;;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5 姚玉华;陈道ng;周峰;刘庆元;;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6 季成叶;;我国大学生过量饮酒行为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0期
7 李秀红;郭丽;静进;陈岩;雷蕾;吴燕燕;鲁伟;;大学生孤独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2期
8 张妍;任慧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4期
9 曹栋;郝伟;;饮酒行为的文化心理探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04期
10 胡桃;钱玲;侯培森;;国内外青少年饮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富;何飞鸣;衡时雨;;244名高校男男性行为学生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王莉萍,张杰,王鑫,刘巍,刘英,李文祥,程少娟,张晓琴;包头地区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与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3 张峰,谢龙凤,林小军;学龄前儿童家长210名基本保健知识认知程度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3期
4 于淑红;;成功人生从培养好习惯开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5 张俊;熊光练;;青少年文化取向对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6 张洁;;父性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7 张博;申洋;朱召儒;米光明;;我国农村居民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4期
8 郝桂兰;赵金珍;杨捷;王德慧;陆虹;;产后家庭功能与初产妇及其配偶角色适应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3期
9 皮晖;;藏族酒文化与藏生健康教育[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爱琴;;家庭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性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迪;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亚辉;Wistar大鼠酒依赖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对子代酒依赖易感性和表观遗传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4 罗艳红;犯罪群体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辉;政府视野下的孤残儿童融入社会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然;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饮酒与酒后伤害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慧;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申f;社会医学视角下的傈僳族嗜酒行为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6 袁辉;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孔金旺;武汉市初中生的行为健康状况及家庭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栗波;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刚;青少年危险行为特点研究及其保护/危险因素模型探索[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张建英;初中生道德脱离的特点及其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黄发源,陶芳标;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3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周芸;;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王丽敏,王达,刘爱书,陈晓慧;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4期
6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王超,马迎华;2001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1期
8 薛美华,林乔鑫;中学生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9 吕永富;胡麟;宗瑞锦;方俊邦;石峻山;;暴力性伤害研究概述[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6期
10 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家有;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和丽梅;在押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爱祯;不同年级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刘大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杨四海;云南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申蕊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之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四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罪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尧;罗平;余明军;崔建平;;三峡库区农村高中生心理安全感调查[J];校园心理;2010年04期
2 金艳;郑纯;李浩涛;;大学生SCL-90计算机测试与传统问卷测试结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3 欧水招;李春会;谢行;;广东实验中学高中生杜克健康评价问卷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2期
4 王东;钮文异;曹若湘;石建辉;申婧;;改良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在北京市小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3期
5 申运动;李彦勋;张环;李华;;周口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7期
6 谢玉兰;编制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问卷[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7 王丽;陈旭;张晓露;孙倩;;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4省4460份问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7期
8 李岚;;重庆市中学生心理咨询需求初探[J];校园心理;2010年02期
9 徐嘉骏;曹静芳;崔立中;朱鹏;;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10 甘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刘家洁;李雷雷;许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王中会;王晶;;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君;;《多维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张继玉;;青年女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荣华;陈中永;;个人目标系统的三个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序科;;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高允锁;林明方;郭敏;王小丹;;汶川地震救援人员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文武;吕梅;杜亚松;;12-条目攻击问卷(AQ)的信、效度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何元庆;;1196名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欧 编译;忙让人更快乐[N];科技日报;2010年
2 广西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容小翔;学生缘何作弊[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侯健;学生的智商与情商[N];兵团日报(汉);2000年
4 王金凤(北京十一学校);家校互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李顺如 王林英;边缘型人格障碍[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心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文郁;心理教育打开青少年的心闸[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8 ;到底多少大学生有心理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尹超(北大附小);心灵放飞[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盛利霞;别小看酒精依赖症[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吕学玉;基于中医学思维的忆溯性心理发展水平结构及测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5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莫文;生存型、发展型、超越型主观幸福感测评工具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姬;攻击问卷(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3 胡牡丽;青少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吸烟饮酒行为的关系: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4 何莉;合肥地区城乡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廖明珍;中学生社会智力的问卷编制及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热生;学生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晖;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文文;患者对医态度问卷的编制及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0年
9 王晓刚;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刘天阳;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9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8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