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7 23:13

  本文关键词: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虐待 自动思维 抑郁 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儿童心理虐待、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自动思维问卷(ATQ)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黑龙江省83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心理虐待对自动思维及抑郁有直接影响(β=.245,β=.674,均p.001);自动思维在儿童心理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Z=51.2,p.01)。结论:自动思维在儿童心理虐待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表明可以从认知方面改善心理虐待初中生的抑郁状态。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心理虐待 自动思维 抑郁 中介作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虐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心理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Hart,Binggeli,Brassard,1998),但由于其行为目的的无意识性、行为后果的内隐性和行为影响的延迟性,儿童心理虐待的评估存在困难;另外,对于儿童心理虐待的定义也并未达成一致。因此,对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少月;王金华;;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2 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3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4 邱炳武,王极盛;抑郁研究中的素质压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5 郭文斌,姚树桥,黄敏儿,吴大兴;自动思维及归因方式对抑郁症作用的多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7 邹圣军;刘桥生;朱虹;郭中孟;沈俊民;;397名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问卷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5期

8 阎燕燕,孟宪璋;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9 廖英;邓云龙;潘辰;;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谢智静;唐秋萍;常宪鲁;邓云龙;;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磊;;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4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7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经;毒品依赖者童年期虐待及相关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车白,孙锦华;滨州医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的探索及对策[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鹤展,张亚林;儿童期虐待与成人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李思特;儿童期受虐待及其后果[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年01期

4 杜晓新;从结构方程模型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新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黄群明;赵幸福;林汉民;刘永忠;尹祚平;周云飞;李龙飞;;356名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7 孟宪璋;儿童虐待的精神动力学机制[J];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02期

8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9 杨世昌,张亚林;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10 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杨善发,苏普玉,凤尔翠,许韶君,许娟,张丽英;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乾金;;心理应激理论在医学心理学教材中的体现[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汉卿;;秋天,别让情绪“感冒”[J];家庭医药;2010年10期

2 王启献 ,刘月先;男性自杀的预防:来自Gotland的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年01期

3 ;眼球[J];北京纪事;2005年07期

4 葛晓昱;;区分战士的性格内向与抑郁症[J];政工学刊;2007年05期

5 王国曾;;谈谈青少年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方法[J];美文(下半月);2008年12期

6 陈树林;人格因素与抑郁症[J];心理学探新;1999年04期

7 晓卫;;睡前三句话 卸掉抑郁症[J];健身科学;2008年01期

8 ;“第一次爱”的抑郁疗法[J];解放军生活;2010年03期

9 ;你有抑郁症倾向吗?[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17期

10 乐梅;;中学生抑郁症案例的心理透析[J];青春期健康;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丽;;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治疗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房聪侠;谢曙光;杜玉涛;钱郅伟;;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比较[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吕静;苗丹民;刘旭峰;;首发抑郁症患者额叶功能障碍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发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爱伦;吴浩;;抑郁症患者注意执行功能的fMRI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吕静;王家同;苗丹民;刘旭峰;苏衡;;抑郁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谭颖;程族桁;;催眠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和勤;;老年抑郁症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胡治国;徐世勇;彭聃龄;;非注意条件下抑郁症病人和正常人对情绪词加工的不同脑激活模式[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马艳云;郑众;;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小冬;罗跃嘉;;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知觉注意加工特点[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逍遥;抑郁症源于童年受虐[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小翔;抑郁症 只因认知偏了路[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王飞;你的情绪“感冒”了吗[N];大连日报;2005年

4 戴廷荣;抑郁症不是神经衰弱[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阳光;抑郁症,你了解多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6 思璇 杨洋 素梅 晓董 文慧 张扬 晓裴;抑郁时,我该怎么办呢?[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姜三童;抑郁生命无法承受的痛[N];延边日报;2005年

8 广东 廖祖笙;给抑郁症患者真正的出路[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陈燕琳;抑郁症,自杀首因[N];大众卫生报;2006年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许克勤 林涛;谈谈抑郁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辰;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订及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2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陈图农;抑郁症患者内隐记忆的自我参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皓;抑郁症患者注意执行功能的fMRI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艺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短时记忆特点及其对记忆自我评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黄欣;抑郁症患者自尊与归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吕静;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王慧芳;抑郁者识别情绪刺激时的执行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全艳玲;神经症、抑郁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共病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怀海;抑郁症的电抽搐治疗: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黄仁辉;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霍俊丽;心境一致性和心境依存性对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7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37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