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
本文关键词: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
【摘要】:以777名青少年为被试,运用《羞怯问卷》、《孤独感问卷》、《社交效能量表》和《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考察了青少年羞怯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社交自我效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在羞怯与孤独感间的作用机制。相关分析表明:青少年羞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社交自我效能与孤独感间相关显著;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羞怯不但能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孤独感体验,还会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和社交效能间接预测个体的孤独感;自我效能在羞怯与孤独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羞怯 孤独 自我效能感 多重中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1YJC19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0年度专项资金项目(10SZZD0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并通过不同方式来适应和满足这种需要。虽然大多数个体能够借助社交技巧顺利实现社会交往,但仍有一些人在社交中表现出羞怯和孤独。大量研究发现了羞怯与孤独间的共生性(Jones,Rose,Russell,1990;AsheMcCutcheon,2001;Fitts,Sebby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士顺;凌文辁;;多重中介模型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2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3 卞冉;车宏生;阳辉;;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4 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6 叶宝娟;温忠麟;;测验同质性系数及其区间估计[J];心理学报;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吕爱芹;王明姬;林菡;施俊琦;;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钢;张大均;吴明霞;;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4 黄莉芳;黄良文;郭玮;;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成本和规模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5 孙卫;冯维;;中介效应在我国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田淑梅;何永明;;城市公交青年司乘人员工作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8年06期
7 王宏亮;韩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身体协调性的中介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04期
8 刘建华;王亚江;张沫;;基于自我效能调节作用的员工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周飞;沙振权;;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12年05期
10 王玉洁;窦凯;刘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沈梦英;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TPB与HAPA两个模型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耿昕;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陶颜;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过程机理与创新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任宗强;基于创新网络协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辉;酒店管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杜淑玲;跨文化胜任力和工作伙伴支持对外派人员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庆华;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学校人际环境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钟平;抑郁障碍患者应激知觉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杨阳;IT企业员工心理资本与离职倾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妍;就业压力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作用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翠新;企业内训师教学效能感、领导支持度和其主职工作绩效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鑫;精准化组织支持、自我效能感及工作投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柳恒超;李中权;杜卫;;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2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3 俞国良;赵军燕;;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4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5 刘红云;;α系数与测验的同质性[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6 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7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8 许志超,甘怡群,郑庆章;“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的编制、意义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0年04期
9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10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瑞兵;;大学生孤独感研究进展[J];文教资料;2010年14期
2 佚名;;孤独的尼采[J];意林;2007年22期
3 董杰,傅清;自我效能理论在中年人健身行为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1999年01期
4 郭敏;论中年人健身锻炼中的自我效能感[J];体育函授通讯;1999年01期
5 杨萍,唐兵;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方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凌文辁,张鼎昆,方俐洛;保险推销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1年01期
7 张连云;;影响小学生孤独感的社会因素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8期
8 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9 梁建英;自我效能感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途径[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明,师建国;浅谈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兰江;;大学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周玉萍;何瑾云;黄少华;张小燕;;骨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肖玮;王剑辉;;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20年回顾[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叶雪花;吴满花;唐光政;;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护理对策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熊梨花;孙小平;;舞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唐丹;王大华;申继亮;;中国城市老人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量表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周国韬;张平;;小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林芝;;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妍;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媛;佐斌;;武汉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毕业选择的现状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贤;走出孤独的困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余川;老人“话疗”少不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范川凤;孤独与救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王素霞;孤独催人老[N];保健时报;2005年
5 记者 黄秀丽;35%农村老人孤独感强烈[N];北京日报;2005年
6 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是明启;走出暮年丧偶阴影[N];健康报;2008年
7 副教授 黄陂;怎样消除孤独感[N];家庭医生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黄永明;孤独的代价[N];南方周末;2011年
9 丁小希 王悦 高原;需要跃过“心慌”这道坎儿[N];人民日报;2011年
10 代建芳;如何让孩子减少孤独感[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刚;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资产的影响:引入自我效能价值的扩展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杨小虎;英语听力学习中提取抑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玉帅;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08年
5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开冉;低驾龄驾驶人典型驾驶心理—行为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淑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实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张菊英;初中生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瑞;研究生学业拖延、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王倩倩;大学生羞怯特点及其与自尊、孤独、人际情境觉察能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梅;大学生网络激情与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瑞莹;小学生羞怯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3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