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动态评估与学困生转化

发布时间:2017-08-08 06:26

  本文关键词:动态评估与学困生转化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评估 学困生转化 非智力因素 学生 认知过程 评估方法 智力落后儿童 学习困难 认知结构 静态测验


【摘要】:正一、动态评估:含义与观点随着智力概念的演进、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智力测验,一种新型的基于可改变性假设的动态评估方法应运而生。动态评估关注干预和教学的过程,而非评价结果。(一)动态评估的含义动态评估一词最初由以色列的费厄斯坦在《学习潜能的评价的设计、理论、工具与技术———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动态评估》(1979)一书中首先提出,但动态评估测验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比纳、桑代克等人的研究中。比纳曾提出:"应该从认知过程方面进行测量,儿童的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善。"①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动态评估 学困生转化 非智力因素 学生 认知过程 评估方法 智力落后儿童 学习困难 认知结构 静态测验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动态评估:含义与观点 随着智力概念的演进、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智力测验,一种新型的基于可改变性假设的动态评估方法应运而生。动态评估关注干预和教学的过程,而非评价结果。(一)动态评估的含义动态评估一词最初由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兆兰;叶浩生;;动态评估:对传统智力测验的挑战和超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小慧;动态评估在特殊儿童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3 琚圆圆;;动态评估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昱;张逸敏;;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陈玲;吕万英;;探讨英语专业男女生语言学习各自优势的研究——以湖北十所高校的英语专业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郭百秋;;浅谈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法应用及创新[J];才智;2010年30期

4 赵颖彩;;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27期

5 陈钱勇;;追求技巧还是发展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价值思考[J];成才之路;2009年01期

6 周捷峰;刘建军;;美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吴增生;;初中数学复习教学规划初探[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9期

8 王丽君;;数学课堂应追求全面协调地达成学习目标[J];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09期

9 王欧萍;;浅谈提升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10 韩永静;;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良;王建中;;学习状态及其在改进大学生学习中的意义[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丽丽;;Using Games to Liven up University ESL Class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详;高效率学习中情绪干扰抑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贾宁;学习判断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海波;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锦坤;测试效应的发展及其与记忆监控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铁民;复合刺激潜意识知觉及其年龄特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荣敦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若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敏锋;注意缺陷儿童注意力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静;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寿根;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加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齐立伟;高中数学作业现状及解决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菊;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钟兴菊;服务对象对“儿童友好家园”服务的主观评价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9 邓小华;地震致残儿童的数字化学习支持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饶宁;课程本位动态评价对智力障碍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晓燕,林炎琴,王文芳;维果茨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2 王小慧;安秋玲;;教育评估的新方法:动态评估及其应用展望[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0期

3 王小慧;动态评估在特殊儿童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4 刘东刚;特殊教育中的动态评估[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珍;;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经验[J];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2 周乐美;;高三语文复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语文天地;2007年15期

3 孙灵君;;后进生转化刍议[J];决策探索;2006年03期

4 牟志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J];成才之路;2008年07期

5 朱莉;;做好学困生转化的尝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6 马秉武;;合理评价“学困生”[J];新课程(初中版);2006年12期

7 孙仁芝;温帮林;;对学困生转化之谈[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8期

8 李霞;刘太华;;多角度偏爱,促进学困生转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1期

9 王国强;;关注民办学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数理化学习;2010年10期

10 张亚敏;;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富根;刘志宏;;安全质量动态评估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小东;孙惠川;丁红;张巨波;范培丽;熊宇泉;张伟;徐华祥;孔令群;高东梅;汤钊猷;;Pazopanib(GW786034B)抗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动态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姬金泉;叶威彤;;教育在别处——浅论教育主体对待非智力因素的态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马晓明;;挖掘非智力因素,,开发高中生潜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马一平;;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吴福元;王养华;周家骥;;大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周玉燕;;病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席海龙;潘泰陶;王洪武;赵亮;;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与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梁晓波;;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政治课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徐桂静;;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调动“非智力因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月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2 山东省蓬莱市北沟第二中学 周传弟;重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马庆恒;非智力因素与军事教育[N];解放军报;2009年

5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宗小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点滴[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史玉成;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王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N];甘肃日报;2008年

8 邓撰相;“非智力因素法”的奇迹[N];长春日报;2005年

9 潞城市教育局 宋爱萍;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N];山西科技报;2002年

10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倪月红;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运用[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亚立;生命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韩华;军口863项目固定资产采购决策与动态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德枝;基于认知诊断的小学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动态评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薛联青;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成本辨识及其动态评估理论[D];河海大学;2002年

5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荣敦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若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申;面向3G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框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张建林;快速战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甜甜;儿童言语类比推理能力的动态评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国华;高一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其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进辉;南平用材林林地资产动态评估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4 侯杰;互动式组动态评估融入英语口述练习的个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谷丹丹;初中写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鸣;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符荣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文新;语文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卢彩霞;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月华;建立体育与健康教学环境体系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8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38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