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反证法证明:新式教育评价观“成立”——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7-08-08 06:16

  本文关键词:反证法证明:新式教育评价观“成立”——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评价 共同的心理建构 教育哲学 反证法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运用数学反证法证明:假设命题"教育评价≠事实判断(测量+非测量)+共同的心理建构"不成立,即所求证命题"教育评价=事实判断(测量+非测量)+共同的心理建构"是成立的。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雨花毓秀幼儿园;
【关键词】教育评价 共同的心理建构 教育哲学 反证法
【基金】: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736) 云南师范大学职后教育基金《幼儿园课程自学课件开发研究》(编号:09ZJ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教育评价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判断,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从而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1]对于教育评价观的说法,各方众说纷纭,其中笔者比较认可格朗兰德的教育评价观:教育评价=事实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术动态[J];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王坤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概观[J];海军院校教育;2001年01期

3 赵煦;;2006全国教育哲学年会暨国际教育哲学研讨会议综述[J];中国德育;2006年10期

4 邓飞;郭祥超;;2009年教育哲学高层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5 高杰;;教育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浅议《教育哲学》[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杜威谈教育哲学[J];青年教师;2009年01期

7 John S.Brubacher;张家祥;;教育哲学的范围:职能、历史和派别[J];全球教育展望;1982年01期

8 何齐宗;当代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哲学的理论构架——1992年全国教育哲学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1期

9 唐荣德;论教育哲学应然功能的现实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刘铁芳;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我国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探究与实践[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峰;辛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数学成绩的比较——倾向分数在大规模教育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陈燕红;;古为今用:陶行知教育评价思想初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侯光文;;关于教育评价元评价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齐梅;;考试与教育评价理论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范鹏;成兆文;;冯友兰教育哲学发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孟庆茂;刘红云;;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永脉;临泽着力构建教育评价新机制[N];张掖日报;2010年

2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孟辉(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团结楼小学);运用教育评价激励学生进步[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4 李 茂 编译;“21世纪技能”催生教育评价转型[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王文静;岂能只见“成绩”不见“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于京天(作者单位: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评价改革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孙晶晶;教育评价要彰显人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朱敏;学生的多元发展呼唤多元的评价[N];人民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庆;大规模学业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岩;中外教师对学生评价模式差异的比较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旭;中小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曲勇;从教育评价的视角探析“后进生”现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家美;教育增值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添;国际文凭项目学生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宇玲;教师专业发展之建构个人教育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蓉;云南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多元化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杨慧玲;马克思与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8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38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