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费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
【摘要】:面对着外敌的入侵,费希特认为要挽救德意志民族濒于危亡,唯一途径就是实施民族教育。费希特主张通过民族教育重新塑造德意志民族,其内涵是以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为主,培养一个全新的人。费希特通过民族教育唤起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从而为争取德意志民族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也为德国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费希特 民族教育 道德 精神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艾伦·埃弗里特的史学思想研究”(13q057)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国内战时期的地方政治文化研究”(22121401)
【分类号】:G521;B516.33
【正文快照】: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Fichte,1762-1814)“被认为是康德哲学的真正代言人和唯一正统继承人,康德哲学的克服者和完成者。他被誉为19世纪最明亮的哲学巨星”[1]。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等著作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舒予;论勃朗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渊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蔡保兴;;和谐社会与经济秩序的道德伦理之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席成孝;;从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看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曾繁亭;;论实证主义哲学的现代属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肖正德;;国外教学研究文化学取向述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项贤明;;教室里的强国动力——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丛杭青;王伟勤;;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工程伦理——法国、德国、日本工程伦理的不同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2 曾宁波;;试论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易红郡;;赫尔巴特的教育实验思想及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黎明;;雅斯贝尔斯与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王四达;;呼唤真诚的生活——从人性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社会的支点与环节[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亮;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岳忱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燕;基督教教会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新翔;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荣超;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程超;论王朔小说中的“我”[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良方;顾毓t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真;热那亚国际费希特工作会议概况[J];哲学动态;2000年03期
2 珍珠;费希特著作翻译与研究近况[J];哲学动态;1993年09期
3 寿建纲;简析费希特哲学的三条原理[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张荣;费希特实践知识学中的实践观[J];河北学刊;1998年02期
5 梁志学;费希特哲学思想体系简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贺麟;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J];哲学研究;1979年05期
7 梁志学,郭大为;《同时代人谈论中的费希特》评介[J];哲学研究;1993年12期
8 谢地坤;费希特的道德宗教观与人性尊严[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周长岭,林萌;人的自我理论研究的一部力著──评《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学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沈真,维之;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重要探索──评温纯如著《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学说》[J];江淮论坛;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3 梁志学;;费希特哲学体系简评[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鑫珊;;站在黑格尔和费希特墓前[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5 梁志学;;略论先验逻辑到思辨逻辑的发展[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汤姆·洛克莫尔;司强;;费希特的唯心主义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舒远招;;论人在德国古典哲学各体系中的地位[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汤恩佳;;在云南建水文庙孔子大铜像揭幕式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代序)[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部委员 叶秀山;哲学中的贯通精神[N];解放日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陈先达;哲学,要提倡对话[N];北京日报;2009年
3 哲学所 梁志学;不是那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黄裕生;纯粹学术中的现实性[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张政文;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当代理解[N];光明日报;2007年
6 傅永军;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2年
7 陈先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要透过经济理论问题与现实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武汉大学 郭齐勇 深圳大学 景海峰;萧,
本文编号:660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6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