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12 23:35
本文关键词: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4G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电脑端向移动设备端扩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机端的App层出不穷,人们逐渐习惯于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来接收和处理日常的通信、娱乐以及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远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能克服地理空间流动性以及学习时间不固定性为学习者所带来的困扰,并能使学习者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基于手机端的学习平台系统仍不够成熟,大多学习平台系统仍旧是基于电脑端的应用,学习者仍需登录电脑端页面才能进行学习,成了限制“无处不在”的学习的障碍。因此学习平台向移动端扩展是远程教育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使学习者挣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的关键。本文结合当今社会教育信息化与远程教育的实际需要,对于国内远程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本课题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研究和阐述。顺应时代潮流,将重点放在移动端的学习平台的开发上。本文使用Android平台作为手机端开发的载体,并使用学习平台系统作为后端平台,直接与现有电脑端的学习平台对接,避免陷入“闭门造车”困境,同时又能将原有的教学资源移植到移动端;平台的主体框架使用的是目前流行的SSH2开发框架,使用B/S访问模式,使用HTTP协议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通讯和请求响应。本平台的重点是手机移动端的开发,针对学习使用者的习惯,对原有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部分重点重新设计,以适应手机端的需求,包括登录、课程资源信息,学员作业与考试,公告通知和答疑中心等核心功能,而且提供了一些便于学员沟通交流的辅助功能,包括个人邮箱、微博和博客等,增加了学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便于课程的学习和互动。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本文同时使用RSA以及AES的方式对手机端的信息进行加密,满足客户对于信息安全性方面的需求,符合手机端的开发规范。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能够进一步加速远程教育向手机端扩展,并且能够与传统的电脑端学习平台进行良好的互补,极大的提高我国远程教育事业以及社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
【关键词】:移动端开发 远程学习 Android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TP3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国内发展现状11-12
- 1.3 本文工作内容12-13
- 1.4 组织结构13-14
- 1.5 本章小结14-15
- 第2章 ANDROID开发工具和技术概述15-21
- 2.1 ANDROID系统架构综述15-16
- 2.2 ANDROID组件介绍16-17
- 2.3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17-19
- 2.3.1 Android开发相关包下载17-18
- 2.3.2 Android平台特点18
- 2.3.3 Android软件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18-19
- 2.4 ANDROID中的通信机制19-20
- 2.5 SQLLITE简介20
- 2.6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21-25
- 3.1 目标21
- 3.2 可行性21-22
- 3.3 功能需求分析22-23
- 3.3.1 功能划分22-23
- 3.3.2 功能描述23
- 3.4 性能需求分析23-24
- 3.4.1 数据精确度23-24
- 3.4.2 时效性24
- 3.4.3 适应性24
- 3.5 本章小结24-25
- 第4章 系统设计25-35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25-27
- 4.1.1 系统的开发框架25-26
- 4.1.2 系统功能设计26-27
- 4.1.3 系统流程设计27
- 4.2 服务器端设计27-31
- 4.2.1 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建模27-28
- 4.2.2 数据表设计28-31
- 4.3 客户端设计31-34
- 4.3.1 FASTJSON数据设计32
- 4.3.2 RSA非对称加密信息32-33
- 4.3.3 AES对称加密信息33-34
- 4.4 本章小结34-35
- 第5章 移动学习平台的系统实现35-46
- 5.1 用户管理的实现35-37
- 5.1.1 界面布局设计35-36
- 5.1.2 登录功能36-37
- 5.1.3 辅助功能设计37
- 5.2 答疑中心模块的实现37-41
- 5.2.1 答疑中心流程设计37-38
- 5.2.2 功能设计部分38-40
- 5.2.3 网络通信设计40-41
- 5.3 学习测试模块41-43
- 5.4 辅助功能43-44
- 5.4.1 Menu之“关于”功能43
- 5.4.2 Menu之“退出”功能43-44
- 5.5 本章小结44-46
- 第6章 系统测试46-48
- 6.1 功能测试46
- 6.2 性能测试46-47
- 6.3 本章小结47-48
- 第7章 总结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耕宇;;观摩50名Google Android程序开发竞赛作品[J];电子与电脑;2008年08期
2 树子;;Android中文版不完全体验[J];互联网天地;2009年04期
3 Jason Whitmire;;产业软件专家如何协助解决Android的分裂困境[J];电子与电脑;2010年02期
4 蒋彬;;10款Android手机必备应用——Android操作系下的软件评测[J];微电脑世界;2010年04期
5 ;PCWorld Windows Phone 7挑战Android 毅然崛起的AndroidⅠ洗心革面的Windows Phone 7[J];微电脑世界;2010年08期
6 韩青;;Android平台发展的动力与挑战[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年09期
7 方智勇;;Android手机这样用[J];电脑迷;2010年15期
8 缺少浪漫;;Android的另一面[J];电脑迷;2010年13期
9 ;ZTE and Three Release Android ,
本文编号:664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6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