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面临随迁子女教育起点低、家庭教育缺位、硬件设施与师资相对薄弱等教育质量困境。城市教育的发展能为农民工子女公办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城市户籍学生数量的回落与教育投入的增加可提供有利的资源保障,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推进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升学问题的破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为此,地方政府应提供系统性的政策支持;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激发学校的发展活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等。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公办学校 教育质量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研究”(12YJC880061)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随着“两为主”政策的实施,许多大中城市已实现了多数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目标,如上海、北京和武汉已分别有50%、60%和81.6%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1]目前,绝大多数流入地政府从公办学校中划出一定数量的公办学校专门用于招收随迁子女,即采用集中的方式接收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许传新;;“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正康;公办学校的改革——向浪费开刀[J];中国教师;2004年05期
2 陈越晓;怎样理解“公办学校可以改制”[J];教书育人;2001年09期
3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后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4 李晓东;;公办学校应禁止搞“一校两制”[J];吉林人大工作;2005年02期
5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救助政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6 周巧灵;胡军华;;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路径探析[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7 倪振民,姚剑平;给公办学校“松绑”[J];群众;2000年08期
8 马青;邬志辉;;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7期
9 孙大雄;;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以“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为例[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10 张文;把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纳入法制轨道[J];人民教育;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善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机会问题探讨[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雪梅;;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李雪梅;;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徐元锋;;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万宏刚;蔡维;;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有哪些吸引教师的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喻斌;;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吴恒祥;;流入地人群对流动儿童少年态度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石变玲;;经营好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武明;我省规范各类学校教育收费[N];江西日报;2007年
2 董振华;民办学校:激活江口教育一池春水[N];铜仁日报;2008年
3 黄世钊;我区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费”[N];法治快报;2008年
4 记者 刘联 通讯员 刘勇舟;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记者 陆崇林;我市城市义务教育惠民政策到点到位[N];钦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茹希佳 凌军辉;教师同校任满6年轮岗获九成支持[N];中国妇女报;2010年
7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吴华;带给老百姓真正的教育福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关慧;山东成武教师编制成空[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记者 张艳丽 见习记者 窦娜;我市开始民主评议学校行风[N];周口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柳青邋通讯员 郭娟;民办学校同享义教惠民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轩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治理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华;迁移·融入—城市公办学校中的随迁子女们[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岩;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3 廖水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法敏;“两为主”政策对公办学校管理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胡荣燕;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流失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王国超;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生存”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陈翼;教育产业的多元化需求与多元化供给互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仙平;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进;公办学校教师教学投入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4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6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