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特质焦虑高中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7:05

  本文关键词:高特质焦虑高中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焦虑 特质焦虑 高中生 认知加工偏向


【摘要】:目前,焦虑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更令人担忧的是,它越来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和泛化,因此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质焦虑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表现形式之一。认知领域的焦虑理论普遍认为,高焦虑个体对环境中的负性或威胁性信息存在着认知加工偏向,具体表现在注意、记忆、解释、判断四个环节。以往关于焦虑的认知研究中,学者们围绕认知加工的这四个环节虽取得了较多的研究结果,但尚未达成一致,其中,有关特质焦虑青少年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极度缺乏。 鉴于此,本研究从焦虑的认知理论出发,采用实验法分别对特质焦虑高中生认知加工的四个环节——注意、记忆、解释、判断进行研究。首先运用Spielberger的特质焦虑量表(T-AI)从普通高中生群体中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水平高中生各30名。然后,召集这60名被试先后参加本研究的四个认知实验。最后,通过对比高、低特质焦虑组被试的实验数据,对高特质焦虑高中生是否存在认知加工环节的注意、记忆、解释、判断偏向进行探讨。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考察注意偏向的情绪Stroop任务中,与低特质焦虑组被试相比,高特质焦虑组被试受情绪词的干扰,出现了对情绪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延长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高焦虑组被试对情绪词,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均存在着注意偏向。高特质焦虑高中生表现出对环境中出现的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说明这类群体对环境中存在的情绪信息较敏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存在着警觉反应。 2、在情绪Stroop实验后进行的词语回忆任务中,高特质焦虑高中生表现出对环境中消极信息的记忆偏向,低特质焦虑高中生表现出对环境中积极信息的记忆偏向。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心境一致性效应,即高特质焦虑高中生倾向于记忆与自己的消极心境相一致的消极信息,低特质焦虑高中生倾向于记忆与自己的积极心境相一致的积极信息。 3、在解释偏向实验中,高焦虑组与低焦虑组被试在模糊情景问卷上的得分出现了显著的分离,高焦虑组被试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低焦虑组被试。表明高特质焦虑高中生在认知加工环节存在明显的解释偏向,倾向于对模糊情景信息作出消极的、威胁性解释。 4、在判断偏向实验中,实验假设没有得到验证。高、低焦虑组被试将中性人物情绪图片判断为紧张的概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高焦虑组被试将中性信息判断为消极的概率与低焦虑组基本上没有差别。表明高特质焦虑高中生在认知加工环节不存在消极判断偏向。
【关键词】:焦虑 特质焦虑 高中生 认知加工偏向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5.5;B848;G4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29
  • 1.1 概念界定12-14
  • 1.1.1 焦虑的概念12
  • 1.1.2 特质焦虑的概念12-14
  • 1.2 理论背景14-18
  • 1.2.1 焦虑理论14-16
  • 1.2.2 特质焦虑的认知理论16-18
  • 1.3 特质焦虑的认知加工偏向实证研究18-29
  • 1.3.1 特质焦虑的注意偏向实证研究18-21
  • 1.3.2 特质焦虑的记忆偏向实证研究21-23
  • 1.3.3 特质焦虑的解释偏向实证研究23-25
  • 1.3.4 特质焦虑的判断偏向实证研究25-27
  • 1.3.5 特质焦虑青少年的认知加工偏向实证研究27-29
  • 2 问题提出29-31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31-32
  • 3.1 研究目的31
  • 3.2 研究意义31-32
  • 4 实验32-45
  • 4.1 实验 1 特质焦虑高中生的注意偏向研究32-36
  • 4.1.1 实验目的32
  • 4.1.2 实验设计32
  • 4.1.3 实验假设32
  • 4.1.4 实验材料及其评定32
  • 4.1.5 被试筛选32-34
  • 4.1.6 实验程序34
  • 4.1.7 实验结果34-35
  • 4.1.8 讨论35-36
  • 4.2 实验 2 特质焦虑高中生的记忆偏向研究36-38
  • 4.2.1 实验目的36
  • 4.2.2 实验设计36
  • 4.2.3 实验假设36
  • 4.2.4 实验材料36
  • 4.2.5 被试筛选36
  • 4.2.6 实验程序36-37
  • 4.2.7 实验结果37
  • 4.2.8 讨论37-38
  • 4.3 实验 3 特质焦虑高中生的解释偏向研究38-42
  • 4.3.1 实验目的38
  • 4.3.2 实验设计38
  • 4.3.3 实验假设38
  • 4.3.4 实验材料及其评定38-40
  • 4.3.5 被试筛选40
  • 4.3.6 实验程序40
  • 4.3.7 实验结果40-41
  • 4.3.8 讨论41-42
  • 4.4 实验 4 特质焦虑高中生的判断偏向研究42-45
  • 4.4.1 实验目的42
  • 4.4.2 实验设计42
  • 4.4.3 实验假设42
  • 4.4.4 实验材料及其评定42
  • 4.4.5 被试筛选42
  • 4.4.6 实验程序42-43
  • 4.4.7 实验结果43
  • 4.4.8 讨论43-45
  • 5 综合讨论45-49
  • 5.1 特质焦虑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的关系45-46
  • 5.2 高特质焦虑高中生对负性信息比较敏感46-47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47-48
  •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8-49
  • 6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6
  • 附录56-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新;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阳德华;青年焦虑情绪研究述评[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苏林雁;;儿童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5期

4 刘洋;赵欣;张珂;;社交焦虑个体的认知偏向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1期

5 刘旬;;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李焰,王极盛;焦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7 李焰,郑建荣;青少年焦虑研究的新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8 罗敏;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9 朴松花;李春玉;;焦虑的概念分析[J];吉林医学;2007年02期

10 张晶晶;张茗;;紧张情绪与认知负荷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2 邵秀巧;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俊;积极情绪启动对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海霞;情绪启动对中学生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玲;诱发愤怒对特质焦虑个体解释偏向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诗敏;情绪启动下的心理倾向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柳春香;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苟娜;PTSD初中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林国志;恐惧情绪下高低物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丛艳;在情绪启动下对焦虑不同调节情况的个体认知偏向特点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伍泽莲;焦虑特质对不同强度负性情绪信息的感受性[D];西南大学;2010年

10 何卓;特质焦虑者对愤怒面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1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71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