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性交互研究——教师参与程度和交互模式对社会性交互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7 01:05

  本文关键词: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性交互研究——教师参与程度和交互模式对社会性交互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性交互 网络学习 教师参与程度 交互时间限制


【摘要】:网络学习中的社会性交互形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探讨大学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师参与程度与交互时间限制对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的影响。文章假定教师参与程度和交互时间影响大学网络学习社区中的社会性交互。在此基础上,选取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中的讨论区作为大学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个案,对该个案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教师参与程度和交互时间限制对社会性交互的交互次数和交互内容都有一定的影响。这项结论验证了网络学习中的教师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社会性交互 网络学习 教师参与程度 交互时间限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电子游戏环境下学习行为研究”(项目编号:DCA090319)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Web2.0环境下参与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09SJB880038)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学软件下远程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项目编号:D/2009/01/092)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传统认知上,网络环境中丰富的社会性交互活动有助于远程教育更好地发挥教学职能。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经常抱怨网上交流活动投入精力很大,促进学习效果有限,为此,部分学生甚至拒绝参与网上讨论。[1]那么,同样是凭借丰富的社会性交互形式,满足教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2 陈丽;远程学习中的信息交互活动与学生信息交互网络[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9期

3 陈丽;计算机网络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1期

4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6 乔海英;封红梅;;远程教育类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性交互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李远航;王子平;;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9期

8 高长俊;胡世清;;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9 闫科学;陈金华;;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参与度分析研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6期

10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花;;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情感支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陈婷;;现代远程教育中互动理念的分析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7年12期

3 尹洁;;促进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的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李春英;白晓晶;;引领学习过程的网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推荐学习安排”网上教学模式案例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刘春荣;刘宝艳;冯u&中;;网络教学平台中交互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钱振华;;国内科技哲学领域合著者派系分析与可视化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姚勇;;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交互的因素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8 孙传远;;远程教育:情感交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黄跃生;;网络环境下学习型组织合作互动学习模式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10 顾勇;陈玮;;远程教学信息平台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徐红梅;;现阶段远程教育的交互设计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郭玉翠;雷敏;杨义先;;基于Web2.0的学术博客环境的构建和关键技术[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美凤;基于CAS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秀芳;虚拟社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决策行为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7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朝军;网络课程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恳;残健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站构建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辉;初中数学教学与交互白板有效整合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跃玲;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苏丹丹;游戏化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魏聪;高等特殊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春燕;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高洁;教育虚拟社区成员交互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秀红;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蒋国珍;;电大网上学习社区学生参与情况及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陈丽,陈青;利用电子媒价“双向交互”的基本原理和实践中的问题──实时交互远程教学实验的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11期

3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4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5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6 陈丽;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的交互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7期

7 陈丽;远程学习中的信息交互活动与学生信息交互网络[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9期

8 陈丽;计算机网络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1期

9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10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荣;支持会展业务流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江红霞;基于JXTA的P2P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谢吉刚;基于资源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莎莎;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团队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严蓉蓉;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分析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龙艳红;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行为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志军;基于学术交往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马凤娟;Web2.0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模型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伟;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广艳;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梅,李艺;网络学习评价的意义及若干原则[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2 张谦;我国港澳台地区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3 王阳生,黄荣怀;关于网络教学的问与答——中学物理教师王阳生与网络教育专家黄荣怀教授的对话[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4 朱晔;英语网络学习策略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1期

5 方军;美联邦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发展教育技术七项建议[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10期

6 于凌云;;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新要求[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华勇;陈祖义;;关于网络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6年05期

8 赵学信;;课外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共存和互补[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9 刘华;;基于网络的建构学习环境的创建探析[J];软件导刊;2006年02期

10 谢丽;陈伟杰;李念;;学习动机:网络学习“驱动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高梅花;;基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贾春杰;;谈谈传统学习观念向网络学习观念的转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高应学;;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模式的转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单从凯;;网络教育e-Educator呼之欲出[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网络学习引发新教育风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萨日娜;简单:网络学习新主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张铁铮;奥运期间,考研学生选择网络学习人数增加[N];科技日报;2008年

4 雅文;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N];金融时报;2003年

5 四川省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李国兰;网络学习 关键何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齐柳明;别让贫困孩子输在起点[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兰祝刚 江承金;“网络学习天地”就是“随身课堂”[N];光明日报;2010年

8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沙红 黄河;网络学习=会用计算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记者 李伦娥;开名师博客建网络学习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通讯员 郭安民 李风;河南濮阳:网络学习开辟军转培训新天地[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徐朝军;网络课程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段靖芳;网络学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系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功;培养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爱霞;网络学习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86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86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