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优秀教师如何走得更远——论优秀教师的专业固化和专业再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19 20:13

  本文关键词:优秀教师如何走得更远——论优秀教师的专业固化和专业再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优秀教师 专业固化 专业发展


【摘要】: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优秀教师的评定和管理上的失误,以及教师自身专业认识上的偏差,优秀教师往往在"优后"出现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固化"现象。为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优秀教师的管理和激励,而优秀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内激外引"促进教师"优后"专业有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优秀教师 专业固化 专业发展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2]140号)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D11XJY07)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9tjk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以往对优秀教师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优秀教师的特质、成长过程,以及如何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等方面,而对于其专业再发展较少关注。事实上,当前中小学优秀教师存在着严重的优后专业“固化”现象,削弱了其作为优秀教师的真正作用。教师“优后”如何克服专业固化、走向再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阔;;培养优秀教师的策略思考[J];网络财富;2010年24期

2 王春雁;;让阅读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J];师道;2009年04期

3 仇惠龙;茹荣芳;;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7年07期

4 徐志能;;写“教后反思” 促专业成长[J];甘肃教育;2008年12期

5 杨薇;郭玉英;;美国AAPT培养优秀教师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2期

6 周建国;;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中小学校长;2007年10期

7 林全永;;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初探[J];新课程(下);2011年04期

8 王笑君;杨孝如;;名师培养工程:锻造新一代教育领军人物[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4期

9 乐中保;;美国NBPTS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与评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2期

10 古丽仙·吾守尔;;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孙圣芳;;浅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孙长宝;;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走向班主任专业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10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优秀辅导员享受优秀教师待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丁伟;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3年

3 符蓉邋张茧;优秀教师代表聚会畅谈教育[N];湖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崔璀 通讯员  吕回;深化教改提高水平 办人民满意教育[N];丽水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孟霞 通讯员 杨一航;州直表彰百名优秀教师[N];伊犁日报(汉);2006年

6 通讯员 臧远科 龚辉平;我市举行优秀教师巡回报告会[N];益阳日报;2006年

7 杨磊;我省100名边远山区优秀教师获香港主力公司奖励[N];贵州日报;2007年

8 初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N];哈尔滨日报;2007年

9 沈雪梅;全市优秀教师代表举行座谈[N];南通日报;2007年

10 丁景杨;椒江: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N];台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廖媛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袁志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同伴互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刘静焱;“自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静;美国优秀教师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园园;教师博客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0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