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不同年龄小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08-20 02:26

  本文关键词:不同年龄小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旋转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实验材料类型


【摘要】:心理旋转能力与个体的空间能力和智力有关。对个体心理旋转能力的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可以为实践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实验一延续了Mannor和Nady Hoyek对心理旋转性别差异出现年龄阶段的研究,采用心理旋转测验考察不同年龄小学生被试对二维或者三维图形的空间旋转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选取小学生共144名作为实验的被试,其中低年龄组(平均年龄7.7岁)72名,包括36名男生和36名女生,高年龄组(平均年龄9.9岁)72名,包括36名男生和36名女生。采用2(性别:男、女)×2(年龄:高年龄组、低年龄组)×3(实验材料类型:动物图形、字母图形、立体图形)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二根据Corinna关于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选取72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0.1岁)作为实验的被试,男生36名,女生36名。采用2(性别:男、女)×2(测试时间:8分钟、无限制)×2(任务难易:简单判断对错、四选二)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刺激材料的复杂程度及有无时间限制对心理旋转实验中性别差异的影响,通过两个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性别差异主效应显著,所有被试中男生测验得分均显著优于女生得分;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高年龄组被试的测验得分和低年龄组被试的测验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测试材料的主效应显著。立体图形中得分显著小于动物和字母图形中的得分; (2)性别、年龄和刺激材料类型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 (3)有无时间限制的主效应显著,有时间限制情况下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时间限制下被试的得分;任务难易程度主效应显著,任务难的情况下被试的得分显著小于简单任务下被试的得分; (4)性别和任务难易交互作用显著,在简单版本的测试中被试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复杂版本的测试中被试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成绩优于女生。
【关键词】:心理旋转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实验材料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25.5;G4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引言9-11
  • 2 文献综述11-31
  • 2.1 心理旋转概念的研究综述11-12
  • 2.2 心理旋转的理论模型研究12-14
  • 2.3 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14-18
  • 2.3.1 影响心理旋转能力的生理因素14
  • 2.3.2 影响心理旋转能力的心理因素14-16
  • 2.3.3 影响心理旋转能力的社会文化因素16-18
  • 2.4 心理旋转中性别差异的研究18-26
  • 2.4.1 性别差异出现年龄段的研究概述18-22
  • 2.4.2 心理旋转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22-26
  • 2.5 心理旋转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综述26-27
  • 2.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7-31
  • 2.6.1 研究的创新之处27-28
  • 2.6.2 研究的目的和假设28
  • 2.6.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28-31
  • 3 实证研究31-41
  • 3.1 实验一 不同年龄小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性别差异31-36
  • 3.1.1 实验目的31
  • 3.1.2 实验假设31
  • 3.1.3 方法31-33
  • 3.1.4 结果与分析33-35
  • 3.1.5 讨论35-36
  • 3.2 实验二 测试时间与材料难度对心理旋转能力性别差异的影响36-41
  • 3.2.1 实验目的36
  • 3.2.2 实验假设36
  • 3.2.3 方法36-38
  • 3.2.4 结果与分析38-39
  • 3.2.5 讨论39-41
  • 4 综合讨论41-45
  • 4.1 心理旋转能力出现显著性别差异的年龄41-43
  • 4.2 心理旋转中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43-45
  • 5 结论45-47
  • 6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47-49
  • 6.1 课题的不足47
  • 6.2 研究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5
  • 致谢55-5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7-59
  • 附录59-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仲贤,丁锦红,孙家驹,张新,武连江,吕文彬;弱智儿童心理旋转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钱红;空间能力性别差异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黎;林洪新;;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周珍,连四清;中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文;;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陶晓丽;谢超香;孙晓青;陶维东;;初中学生人格类型对心理旋转能力性别差异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12期

7 郑宏伟,闫苍松,隋雪;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8 许燕,张厚粲;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9 蔡华俭,陈权;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10 林仲贤,张增慧,韩布新;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祁乐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月增;中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和几何体射影能力的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新颖;角度学习对心理旋转的启动效应及其年龄差异[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强;情绪对大学生心理旋转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4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04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