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未披露的手写本《严修手札》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21 11:24

  本文关键词:未披露的手写本《严修手札》价值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严修 手札 价值


【摘要】:严修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官员,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与清末许多重要政治人物、教育家联系密切。《严修往来手札》为河北大学图书馆独家珍藏,一函13册,收录了严修本人及其亲朋好友、门生故吏、政客名流等大量的亲笔书信,主要涉及办学、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文物收藏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史料价值等。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图书馆;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严修 手札 价值
【基金】: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严修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据未披露的手写本《严修手札》”的研究成果(编号201301049)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严修(1860-1929),字范孙,号梦扶,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后迁居直隶省天津府,光绪九年(1883)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直隶学校司督办、学部侍郎等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严修与清末许多重要政治人物有很亲密的关系。徐世昌(1855-1939),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广社;;《严修往来手札》知见录[J];文献;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近代中日教育得失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姚琳;彭泽平;;清季兴学潮中的“西部镜像”——清末四川新式教育兴起的历史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茹;;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新式教育发展状况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宗刚;;在战争语境规范下发生的五四文学[J];东方论坛;2006年04期

5 邢瑞苗;;民国初期晋城教育的发展[J];沧桑;2008年01期

6 郑征成;张业顶;;论“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作用[J];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缪哲;张充和;;最后的文人[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4期

8 赵玉杰,谭美君;清末新政时期的东北文化教育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3年01期

9 李宗刚;;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五四文学的发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晓冬;;近代华北乡村新式教育的发展与弊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艳;;清末绅士阶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赵利栋;;新政、教育与地方社会的变迁——以1904年无锡毁学案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赵利栋;;清末新式学务团体和教育界的形成:以江苏省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5 刘少雪;;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的历史延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袁熹;;近代北京人际关系的变迁[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8 杨学新;;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9 刘羡冰;;祖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澳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彬;清末民初鄂伦春民族的新式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何会文;宜兴埠温氏“普育学校”[N];天津日报;2006年

3 上海政协常委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卫;教育家办学政府准备好了吗[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张晶萍;清末新式教育中的经学教科书[N];光明日报;2008年

5 郭诗咏;新式教育已经无力促进阶层流动[N];中国经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孟汤 实习生 张健;科举废止前后[N];南方周末;2005年

7 学者,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孙郁;语文课本的“信”与“疑”[N];北京日报;2007年

8 王春瑜;学而时习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沈卫星;伟大的人 伟大的心[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赵志研;塔塔尔族知识分子:点燃新疆新式教育运动的火把[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D];中山大学;1999年

3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5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平亮;卷入“大变局”[D];厦门大学;2004年

9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皓;盛京将军赵尔巽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政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怡频;新式教育对现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瑛;近代晋中商人的新式教育研究(1903-1937)[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胡焕焕;清末民初齐齐哈尔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4 徐连伟;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1897-1927)[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国柱;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刘登秀;清末教育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赵紫娟;20世纪初叶邢台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脉生;清末民初黑龙江近代教育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晓军;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新式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2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12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