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考察了大学生安全感的基本情况,探讨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可为大学生合理对待人生以及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采用问卷法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7.81±8.942);安全感与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0.629,P0.01);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45,P0.01);自我接纳对安全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安全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对安全感都有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感 自我接纳 社会支持
【分类号】:B844.2;G645.5
【正文快照】: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与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1]。为了从更多方面来了解影响安全感的因素,本研究拟从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来考察它们与安全感的关系及影响。国外关于安全感的研究开始的较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汪海彬;;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马娟;赵占峰;;大学生安全感的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3 刁静,黄佳 ,刘璐;上海市重点大学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4 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5 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罗宇茜;管健;;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6 杨元花;谭凤娥;;大学生安全感发展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年03期
8 黄妍;汪海彬;;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年01期
9 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9期
10 叶俊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汪海彬;;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叶琴;刘爱花;;从阿德勒的人格理论谈心理健康与治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5 王庆生;郝加虎;黄朝辉;苏普玉;方长松;唐晓武;黄敏;;Buss-Perry攻击问卷信效度评价[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6 徐含笑;;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态度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尉建文;阮明阳;;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感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郑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傅晨娇;卢泓邑;林雨;斯嘉玲;陈娟萍;刘梦梦;应立英;;护理本科新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期
10 张瑶;;大学生安全感综述[J];才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学武;耿德勤;;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心理治疗中的理论探索与应用[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不同绩效公务员的人格特征和幸福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博;;《内经》藏象理论的格式塔原理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荣华;刘英;王盼盼;邱佩钰;戴家隽;;大学生成长水平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明;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将;个体心理学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麻彦坤;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彭龙富;人性的限制与突围[D];湘潭大学;2010年
3 汪海彬;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古婷;大学生人际信任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杜文娟;不同生存压力条件对记忆保持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贺俊杰;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自我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冯香菊;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经承凤;电影审美欣赏对中职学生自我接纳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新秀;大学生安全价值观问卷编制及特点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陶芝兰;王欢;;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沈学武,赵长银,顾克健,黄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5 高文凤,丛中;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6 刁静,黄佳 ,刘璐;上海市重点大学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7 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的态度和评价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8 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9 刘璐;屈程;邱于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1期
10 孙淑晶;赵富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高贵,吴燕;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5期
2 高文凤,丛中;医学院新生自尊与自我接纳心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1期
3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4 张萍;毕重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5 何桂华;黄财英;;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6 刘芳;李松;;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7 程雯雯;郑雪;孙配贞;;农村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张芳;张富花;;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0年31期
9 焦彩娟;;大学生自我接纳心理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肖秋萍;钱兰英;;大学生自我接纳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小华;霍莉钦;丛中;;大学生依恋心理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朱江伟;刘海健;;安全感和风险预测的情绪启动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黄卫明;;农村中初中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余林;;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不同绩效公务员的人格特征和幸福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丛中;;继发性痛苦与自我接纳[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姗姗;;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安全感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徐欢乐;杨雪娇;徐峗峗;;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自我监控与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相关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钟蓓;心理专家:重返校园有助重建孩子安全感[N];成都日报;2008年
2 李卫芹;受灾儿童最需要爱和安全感[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偏爱肌肉男的女人热情开放[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小鸿;地震后 如何疏导治疗人们的心理障碍[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曹娟;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N];民族医药报;2007年
6 ;不哭不闹的小女孩哭了 专家松了口气[N];成都日报;2008年
7 子默;今天,你病了吗?[N];东方航空报;2008年
8 记者 伍仞邋通讯员 刘丹 戴丽娟;表面乐观或隐藏更深层心理创伤[N];广州日报;2008年
9 张冠年;让灾区群众恢复安全感[N];南宁日报;2008年
10 心理学博士 王国荣;杨端暴躁找到生理病因[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小远;人格对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综合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周亚娟;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抑郁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夏星;劳教所警察职业压力与安全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董莹莹;抑郁状态下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娟;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白雪;技校学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杨白冰;自我接纳专题训练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黄凡;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慰;正念训练提升内心平静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宋睿苗;萨提亚模式对初中生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促进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4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8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