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对118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73.2%和36.7%,两种情绪有显著相关性(r=0.436,P0.001);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量表中的部分因子均有相关性(r=-0.406~0.630,P0.01或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重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积极调整对抑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5.189,3.710,3.423;P0.001;t=2.065,P0.05),灾难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责难自己对焦虑情绪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7.397,8.032;P0.001;t=3.043,P0.01;t=2.399,P0.05)。结论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方法中部分因素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教研室;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 焦虑 生活事件 领悟社会支持
【基金】:河南省2011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GH-29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常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影响了青少年的生理健康、社会交往及学业成就的健康发展[1-2]。有关青少年抑郁、焦虑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进行的不少,但多集中在人口学指标、生活应激、家庭环境或个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极盛,丁新华;中学生抑郁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4期
2 杨智辉;王瑞敏;王建平;;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焦虑抑郁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8期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学探新;2011年05期
4 苏虹,王保金,陈卉鸣,程慧,张秀军,朱越友,王敏,王计争;中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5 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Randy P.Auerbach;JohnR.Z.Abela;;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7 丁新华 ,王极盛;中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1期
8 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颀,李忠仁,穆艳云,赵涤,龙浩文,吴杞;针刺对16例阿耳茨海默病患者智能障碍影响的对照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2 王志凌,李育红,杨昆英,左津淮;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3 刘宝泉,谷金环,张淑华,高俊霞;活血化瘀法为主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4 程坤;颜红;段可杰;;自拟中药方对抑郁症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5 何素梅;盛长健;杨红;吴荷英;;4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6 盛长健;孙中玉;刘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重指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7 盛长健;刘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8 刘健;盛长健;谢秀丽;万磊;;益气健脾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9期
9 王运良;刘定睿;万修伟;刘应;高守东;牛芳;;秧歌舞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曹教育;;CCU患者对限制陪护心理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石灵芳;;集体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3 郭雅明;李文超;王学军;;疏肝解郁胶囊配合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常蔚;;疏肝解郁汤治疗抑郁症45例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李新纯;王超英;李庆;;九味镇心颗粒治疗郁病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萍;;牛黄宁宫片合用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郭小青;谌琦;王李雯;白晓英;董琳;张玉平;;中西医治疗肝郁痰热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天真;李书平;;产前妇女负性情绪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欧国蓬;;抗抑郁药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效应[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10 郑玮;;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冰;MBD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海鸥;杨明会教授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邓鑫;中医治疗肝硬化疗效评价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雷艳青;齐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其与P-糖蛋白转运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沈悦娣;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脑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柳红芳;加味大柴胡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邓云龙;功能性躯体不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三丁;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涛;IL-6、IL-2和HRV在老年抑郁症中的变化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丽娟;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心理发育特征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后国宏;太仓市农村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亚南;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史彩萍;针刺任督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彦茹;乌市天山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许红梅;认知刺激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潘建男,郑胜圣,郑全全,陈树林;城市中学生应激源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3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4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李传琦,孙良民,马登岱;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6 卢世臣,翟金国;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1999年03期
7 施学忠,何春华,张焕峰,吴敏;郑州中学生学习焦虑状况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2期
8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9 贾海艳,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10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茗!230061,张金霞!230061,徐放!230061,沈庆凤!230061;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黄彩;陈远华;周丽华;黄婵;钟伟雄;;深圳地区261名小学毕业生生活事件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11期
3 阳锡洲;王志平;;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4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5 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9期
6 林梅,余红,杜宁;大学生压力感与焦虑及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4期
7 黄雪竹;郭兰婷;唐光政;;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8 李玲玉;黄锡榜;陈竞秀;;大学新生焦虑、抑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职业圈;2007年20期
9 聂衍刚;李婷;李祖娴;;青少年自我意识、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特质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钟慧,李鸣;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及其与情绪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滕秋玲;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情绪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琳;马蓉;;乳腺癌抑郁患者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R,
本文编号:785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8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