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3:0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无聊 无聊倾向 自立人格 人际自立 个人自立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无聊感量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及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734名大学生的学习无聊感、无聊倾向进行调查,探究了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立人格对学习无聊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是: 1、自编大学生学习无聊感量表包括乏味感、动力不足、受约束性、自主性、教师因素和外部资源不足六个因子。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在学习状态下的无聊感及无聊倾向均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3、大学生学习无聊感和无聊倾向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学习无聊感还是无聊倾向,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学生无聊水平最高,大一最低;理科生在“外部资源不足”、“孤独感”和“约束性”三个因子上显著高于文科生。 4、大学生的学习无聊感和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总分、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分量表均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灵活”呈显著正相关。 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自立中“人际独立”、“人际开放”、“人际主动”、“人际责任”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主动”、“个人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对无聊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无聊倾向中“单调性”、“自控力”、“约束感”,人际自立中的“人际开放”和个人自立中的“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开放”对学习无聊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个人主动”和“人际开放”显示了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人独立”和“个人开放”则显示了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6、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可以直接预测无聊倾向,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通过无聊倾向这一中介变量预测学习无聊。
【关键词】:学习无聊 无聊倾向 自立人格 人际自立 个人自立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背景8-9
- 1.2 研究的提出9-10
- 1.3 研究的意义10-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8
- 2.1 “无聊”一词的起源12
- 2.2 哲学中的“无聊”12-14
- 2.3 心理学中的“无聊”14-26
- 2.4 自立人格的综述26-28
-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无聊感量表的编制28-36
- 3.1 研究目的28
- 3.2 研究过程28-29
- 3.3 研究结果29-35
- 3.4 讨论35-36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36-56
- 4.1 研究目的36
- 4.2 研究方法36-37
- 4.3 研究结果37-48
- 4.4 分析与讨论48-56
- 第五章 总结56-58
- 5.1 主要结论56
- 5.2 不足及展望56-58
- 附录158-60
- 附录260-64
- 参考文献64-70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0-72
- 致谢72-74
- 个人简历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刘宣文,何伟强;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2 樊倩;马青;宋艳;;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焦虑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3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辰越;;超九成智能手机用来打发无聊[J];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08期
5 郑美娟;;“无聊”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娄霞;;无聊感的自陈测量方式[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10期
7 罗成;周亚楠;王雪;王超;莫小娟;王雨光;高志国;;无聊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及中介关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3期
9 夏凌翔;黄希庭;万黎;杨红升;;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1期
10 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79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9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