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偏差行为 感觉寻求 成本—收益分析 网络成瘾
【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偏差行为是近年来受到学者们关注的一类网络行为,探索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后果变量对于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以及为网络偏差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和结构,,探索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编码归纳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具体类别;然后通过心理测量学方法编制“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最后考察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感觉寻求、网络成瘾的特点,探索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11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1119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显示: 1.通过访谈法和扎根理论的分析确认了大学生五种网络偏差行为(网络过激行为、网络欺骗行为、网络色情行为、不良信息行为、侵害隐私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具体类别。 2.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说明该问卷能够稳定有效的测出大学生对网络偏差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情况。 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总体发生率不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网络过激行为和网络欺骗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网络色情行为和侵害隐私行为其次,不良信息行为的发生率较低。 4.总体上大学生对网络偏差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比较平衡,大学生在网络色情行为、不良信息发布行为和侵害隐私行为上的分析都是认为成本大于收益,而在网络过激行为和网络欺骗行为上的分析则是认为收益大于成本。 5.大学生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和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6.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在感觉寻求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高收益分析组中,感觉寻求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低收益分析组中,感觉寻求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正相关较弱。 7.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在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感觉寻求既能直接正向作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又能通过网络偏差行为来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偏差行为 感觉寻求 成本—收益分析 网络成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2
- 2 文献综述12-30
- 2.1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研究现状12-18
- 2.2 感觉寻求的研究现状18-22
- 2.3 成本—收益分析的研究现状22-25
- 2.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25-28
- 2.5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28-30
- 3 问题提出30-32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30
- 3.2 本研究的意义30-32
- 4 总体研究设计32-35
- 4.1 总体研究目标32
- 4.2 总体研究假设32-33
- 4.3 总体研究思路33-35
- 5 具体研究35-76
- 研究一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问卷的编制35-51
- 研究二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51-60
- 研究三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成本-收益分析、感觉寻求、网络成瘾的关系60-76
- 6 综合讨论76-84
- 6.1 自编研究工具的有效性76
- 6.2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76-78
- 6.3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78-80
- 6.4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感觉寻求、成本—收益分析及网络成瘾的关系80-84
- 7 结论及展望84-87
- 7.1 研究结论84-85
- 7.2 研究结论的启示85-86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86-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4
- 附录94-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海;刘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区工作介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1期
2 黄绮婷;梁梓峰;;澳门青少年偏差行为与父母管教模式的关系[J];青年探索;2011年03期
3 裴敏超;;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区介入机制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蒋奖;王荣;;辱虐管理与下属针对领导的偏差行为:同事行为和惩罚可能性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5 杨继平;王兴超;杨力;;观点采择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6 董存梅;;幼儿偏差行为的测量及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2013年Z6期
7 邓欣;;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预防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白晓楠;;电视媒体暴力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相关性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倩;陆鹏娟;;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概述[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崔慕岳;乔卫;李霄锋;;试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及干预[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燕;余嘉元;;基于加权关联规则的护理人员偏差行为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姚本先;刘正奎;朱丽娟;;流动青少年的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于媛芳;崔丽娟;;流浪生活对流浪儿童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雷雳;马晓辉;;青少年网络道德态度与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莉;邹泓;;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网络成瘾与日常问题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高洪波;姚本先;;大学生自我中心与偏差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学俊;李正洪;张汉强;吴汉荣;;青少年儿童偏常心理与行为的辅导和矫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楠;郭庆科;周京;;个人拟合指数对人格测验中不同偏差行为的检验效果[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卪R崪
本文编号:803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0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