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创新的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创新的模式分析
【摘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形成的,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教学风格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类知识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转换和创新的能动过程。这种转换有四种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处;
【关键词】: 教学风格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知识转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如何理解教学风格?综合李如密(1986,2002)[1-4]等人的研究,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形成的,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以下几个方面是普遍认同的:1.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如密;教师教学风格的优势培育和弱点逆转[J];基础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玲;;论《公修教育学》有效教学的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欣;;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3 秦发盈;成人教育交往教学论的构建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4 陈贤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6期
5 王晓琳;任海兵;;浅谈高校教案编写与课堂教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0期
6 李侦;;试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张彩萍;;论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以教案为例[J];甘肃科技;2008年02期
8 王琦;;教学艺术理论与策略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6期
9 董晓;;体育教学风格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5期
10 王苏冶;;物理教学风格解析[J];高职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彦明;论教学习惯[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卢伯春;中小学体育名师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瑜;特级教师课堂语言风格的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冀伟伟;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小鑫;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性别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雪峰;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妮;沉默与表达:学生课堂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静;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付鑫;基于互动视角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金咏;应华彬化学教学艺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张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风格失配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华;女性语文名师教学风格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韦伟;高燕;江玲;;显隐平衡:学校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0期
2 张素芳;梁燕妮;;教学哲学的显性与隐性[J];中国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3 林玲;;浅议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评价[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4 王继新;贾成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知识管理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2期
5 曹再辉;余东先;;知识管理理论对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程志;;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隐性知识建构的浅探[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2期
7 李文娟;王宇辉;;从知识管理角度看知识社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8 夏志清,田水泉;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审视与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刘雪飞;;缄默知识理论观照下知识与学习的重构[J];教育导刊;2006年11期
10 刘建新;孙祯祥;;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元芳;彭绪梅;;浅析知识管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2 殷燕;;学会知识管理 释放隐性能量——浅谈“知识管理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子木;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福建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 张祥明;挖掘与共享校长的隐性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任英杰 刘兴富;隐性知识传递与分享的创新平台[N];天津教育报;2008年
4 褚宏启;学习方式与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高慧娟;注重对教材的价值发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教育知识的分类[N];科技日报;2002年
8 卢晓;让教学栩栩如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刘进;专家呼吁要针对农村现实[N];湖北日报;2006年
10 邢晓凤;历史地理观的培养[N];中国测绘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永海;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觉表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穆肃;语义网技术支持的远程教育机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建模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慧芳;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管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祥霖;学校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仙女;基于Blog的大学生隐性知识的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陈冲;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文娟;教师知识管理研究及其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赖晓杰;校长专业化的隐性知识基础[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韦燕;blog在学校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渐;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惠玲;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周举坤;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知识流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0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