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的隐性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建筑的隐性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
【摘要】:建筑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伦理性决定了高校建筑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高校建筑的德育功能研究却并未得到教育学界充分的学术关照,高校建筑的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实践关怀。探究高校建筑的隐性德育功能,寻找实现高校建筑隐性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高校思政部;
【关键词】: 高校建筑 隐性 德育 功能 路径
【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201012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TU244.3
【正文快照】: 美国教育学家P.杰克逊在其著作《教室生活》中提出,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可以无意识地或非正式地接受某种影响[1]。高校建筑作为教育环境的核心硬件,犹如一本无言的教科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育人功能。然而,高校建筑德育功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强;周俊玲;;校园建筑的隐形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教探索;2010年01期
2 黄珂峰,陈纲伦;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J];华中建筑;2004年04期
3 肖妍玎;;论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冰;陈刚;;基于建筑现象学理论下城市文化空间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新洋;陈新建;;西南地区民居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3 张蓉;陈月华;;园林植物的空间组合[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3期
4 姚橙红;;建筑环境设计与文化特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周一鸣;设计工作室空间构成体系与使用者交流行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白雪;胡江;黄恩;;基于消极空间改造的商业步行街景观要素分析——以广州市上下九步行街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沈丽平;;书籍装帧设计的立体空间语境[J];包装世界;2006年05期
8 权旭;;论空间中的潜在语言[J];才智;2008年03期
9 徐翠翠;;生态型房屋的取暖以及新型能源的应用[J];才智;2011年36期
10 赵静;;以北京故宫为例浅谈建筑空间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J];才智;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飞;;“旗舰项目”与社会环境的和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殷铭;;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更好地运用和承传民族建筑文化?——以万科的现代中式别墅为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费志宏;;无言的教化者——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解读[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苏宁;吕飞;;关注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复兴问题——兼论城市规划教育的文化学内容[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袁丽琴;;基于大学生出行特点的山地校园道路系统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洁;王维力;;城镇广场规划设计和大众环境行为探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健;天津海河综合开发规划的实践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靖;城市区域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吕健梅;基于体验的建筑形象生成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秦雷;绿色景观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倩;消费文化下城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艳红;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孙翌;基于视知觉整体性的空间序列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小云;对建筑形式认知差异的思考—建筑师的“换位思考”与“意象翻译”[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徐蕻;本土化体验元素在商业地产中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利;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周江评;走进21世纪:一流大学内涵与校园环境建设目标[J];华中建筑;2000年03期
4 石红旗;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1期
5 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6 芦苇;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J];宁夏教育;1999年12期
7 王兴田;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J];新建筑;2003年04期
8 郭贵春;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Z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分析和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晓英;大学文化景观表达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晓;曹立伟;;浅谈高校教育建筑中的交往空间[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0期
2 李峻曦;;高校建筑改造更新实践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3期
3 潘新华;朱科业;姜学庆;;中国高校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1年07期
4 覃晓晗;;校园建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宋振宁;;高校建筑节能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9期
6 史厚丽;;谈高校图书馆类建筑的空气处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4期
7 史厚丽;;谈高校图书馆类建筑的空气处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8 刘勇;;当前高校建筑学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1期
9 刘静;马宪国;孙天晴;;高校建筑能耗的节能潜力分析[J];上海节能;2010年10期
10 刘兴邦;全国高校建筑学科美术、设计教师美展在山东开幕[J];建筑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静;;浅析高校建筑与环境色彩的关系与特点——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马宁;艾及熙;;高校建筑色彩类型数字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杜俊芳;;高校建筑学实验室的建筑节能检测[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马坚;;重新认识施工过程对普通混凝土最终品质的影响[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5 孟陶然;;可扩展的评标专家回避模型[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朱虹;;土木工程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及培养途径[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溪;高校建筑冠名不能太“贱”[N];深圳商报;2011年
2 车学娅;高校建筑的节能设计原则[N];建筑时报;2007年
3 记者 孟飞鸿;近万名学子献“计”都江堰地震纪念馆[N];成都日报;2009年
4 张祥;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走俏全国[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尹义龙;市建筑设计院延揽优秀人才加盟[N];湘潭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朱玉尊 魏玉祥;广州大学接受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N];广东建设报;2008年
7 朱小钧邋徐家玲;中国建筑教育离国际化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华开颜;为学子们撑起安全之伞[N];建筑时报;2009年
9 袁忠;建筑文化的春天[N];建筑时报;2006年
10 ;教学科研综合楼生态技术[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露;显隐并存 与时俱进[D];重庆大学;2003年
2 蔡秋琴;岭南高校建筑的审美分析及其美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冯晓润;高校建筑屋顶空间合理化利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4 孙振亚;高校建筑的复合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丁峰;论高校建筑的更新与改造[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6 谢嫦娥;南方高校建筑中的底层架空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相韬;普通高校建筑更新改造与再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邢浩;山东高校新校区建筑文化特色初探[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9 李猛;校园建筑入口迭合区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梁静;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6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