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研究(1949-2006)

发布时间:2017-09-11 04:30

  本文关键词: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研究(1949-2006)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交流 教育合作 教育援助


【摘要】: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从中国秦汉时期的以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交往,到20世纪中期的中非之间还主要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交流,进入2000年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召开中非之间的交往向多层次、多领域发展。 1949年后的中非双方的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政治和经济领域逐渐转向文教方面,中非双方逐渐意识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双方政府加大力度共同促进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中非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中非友谊健康发展的推动剂。 全文一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关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现有研究评价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1949-2006)的历史背景的梳理,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着手。政治方面主要是关于中国梳理1949-2006年对非洲国家的政策文本;经济方面主要是中非的商贸,分析中非双方半个世纪以来的经贸交往情况。 第三、四、五部分是中非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梳理,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1949-1973年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互派留学生和教师,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起始阶段;第四部分是1973-1999年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形式——互派代表团、合作科研项目、进行短期培训班和提供教育物资,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转型阶段;第五部分是2000-2006年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中非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孔子学院、职业教育合作等形式,这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 第六部分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展望,即通过中非双方的努力建立平等和双赢的中非教育关系。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通过整理1949-2006年的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资料得出,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依然受到中国与非洲国家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想使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顺利的进行,中非双方就要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非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中非之间的政治与经济的交往有反作用,通过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双方合作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共同促进双方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交流 教育合作 教育援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6.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20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9
  • (二) 概念界定9-10
  • 1.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9-10
  • 2. 教育援助10
  • 3. 教育合作10
  • (三) 主要内容梳理10-11
  • (四) 文献综述11-18
  • 1. 关于援非政策的研究11-12
  • 2. 关于中非关系的研究12-14
  • 3. 关于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研究14-18
  • (五) 现有研究评价18-19
  • 1. 现有研究成果18
  • 2. 已有的研究局限18-19
  • (六) 研究方法19-20
  • 1. 文献法19
  • 2. 历史研究法19-20
  • 一、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分析20-28
  • (一)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治因素分析20-23
  • (二)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经济因素分析23-28
  • 二、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起始阶段(1949-1972)28-34
  • (一) 中非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28-30
  • (二) 中非教育交流的开端:互派留学生和教师30-34
  • 三、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转型阶段(1973-1999)34-47
  • (一) 互派留学生34-36
  • (二) 互派教育代表团以及教师36-37
  • (三) 合作科研项目37-39
  • (四) 举办短期培训班39-40
  • (五) 援助教育物资40-41
  • (六) 高校的校际合作41-47
  • 四、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2000-2006)47-58
  • (一) 建立孔子学院47-49
  • (二) 互派留学生49-50
  • (三) 举办专业研修班50-53
  • (四) 合作职业教育53-54
  • (五) 其他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54-58
  • 五、中非教育交流的展望:全球化背景下的平等与双赢58-59
  •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8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长松;;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刘鸿武,罗建波;中非构建21世纪“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特殊意义[J];国际观察;2001年06期

3 吴昊;;中非教育合作为高校对外交流带来新机遇[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李小云;武晋;;中国对非援助的实践经验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徐辉;;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教育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7期

6 赵长峰;薛亚梅;;新形势下中国对非援助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7 张浚;;不附加条件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形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永蓬;欧盟对非洲援助评析[J];西亚非洲;2003年06期

9 张秀琴,薛彦青,强亚平,罗建波;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J];西亚非洲;2004年03期

10 李安山;;论中国对非洲政策的调适与转变[J];西亚非洲;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828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8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