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较为关注并且论争较为激越的热点之一。通过梳理当前学者对当代我国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诸多见解,发现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尚未终结且不深入,特别是在逻辑链条方面的探讨欠佳,依然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现实中,当代中国教育也遭受多方批判与质疑。 因此,基于以上追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四个层面展开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此研究主题的核心概念——教育价值的概说。先是梳理并分析同以此主题进行研究的论者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指出本文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是以主客体关系价值论来看待的,即教育价值是教育属性与社会和人的教育需求之间的价值关系。 根据本文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在第二部分展开对当代中国社会属性的论述,从而为之后分析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奠定基础。本部分通过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变动指出我国当代社会正在经历双重转型,再通过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变动指出我国当代社会的双重转型将长期继续下去,并总结其基本特点是长期且渐进的、复杂却有序的、同时但不同步的。 第三部分,在前文对当代社会属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需求。本部分主要是从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人才需求方面总结社会的教育需求,从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上总结人的教育需求,从而归纳出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需求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动态连续的。这种种教育需求反映的正是当代中国应然教育价值取向之所在。 第四部分,结合前面的研究,以及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实然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分析一元化教育价值取向的弊端是非此即彼的、静态的,从而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应然教育价值取向是动态发展的、多元多样的、适度超前的、“主导”不断转移并允许多元多样共存的。
【关键词】:教育 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 双重社会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 教育价值概说11-15
- (一) 关于不同的“教育价值”涵义理解的分析11-12
- (二) 本文对“教育价值”涵义的理解12-15
- 二、 当代中国社会属性分析15-21
- (一)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双重转型阶段15-17
- 1. 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社会双重转型15-16
- 2. 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社会双重转型16-17
- (二) 我国社会未来仍长期处于双重转型阶段17-19
- 1. 从产业结构上看社会双重转型的长期性17-18
- 2. 从就业结构上看社会双重转型的长期性18-19
- (三) 当代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基本特点19-21
- 三、 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需求21-31
- (一) 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21-24
- 1. 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21-23
- 2. 就业结构的人才需求23-24
- (二) 社会阶层与教育需求24-31
- 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概况24-27
- 2. 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27-31
- 四、 当代中国社会应然教育价值取向审思31-43
- (一) 对当代中国社会实然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31-35
- 1. 我国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31-33
- 2.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一元化弊端33-35
- (二) 对当代中国社会应然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思35-43
- 1. 当代中国社会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动态、连续、渐进的36-37
- 2. 当代中国社会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适度超前的37-38
- 3. 当代中国社会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多样的38-40
- 4. 当代中国社会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主导”转移下的多元多样40-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7-48
- 致谢48-49
- 附件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谢作栩,王伟宜;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探讨——陕、闽、浙、沪部分高校调查[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3 高水红;;被围困的教育: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阶层生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吴晓刚;中国职工的择业与流动:变动中的劳动关系透视[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5 徐纬光;社会形态、政治权力和教育体制——当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6 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郑杭生;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袁振国;;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娜;;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与成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薛忠祥;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促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2 倪烈宗;价值多元与学习社会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威;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立刚;全球化进程中德育目的的价值取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1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5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