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的第三思潮:复杂科学视野下的学习与教学观
本文关键词:学习理论的第三思潮:复杂科学视野下的学习与教学观
【摘要】:教育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复杂科学的出现为人们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反思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现有的学习理论可概括为对应理论和一致理论两类,复杂科学作为第三大理论思潮,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现象,需要跨学科的解释。复杂科学强调集体的认识,而非认识的集合体。学习是学习者与其所处环境持续不断、共同适应的动态过程,该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历史和情境因素。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关注事物新的一面,提出新的解释事物的方式,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的过程。复杂科学还探讨了有效教学的条件,并提出教师要鼓励个体与课堂集体这两个认识系统同时参与课堂活动。这对重新审视当前教育的基本问题、指导教学实践有很大启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场馆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复杂科学 认识 学习 教学 教育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22015)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复杂科学(complexity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研究系统和复杂性为核心的综合性科学。复杂科学的出现为人们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以全新的方式把握教育、认识教育及反思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①一般认为,学习的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前教育心理学、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周志平;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茂;邵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信息服务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江静;;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赵翠芳;欧靖;刘玉花;;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自主性之行动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李太浩;;基于VLEs的《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5 梅海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侯宪胜;师范生数学思维特点的实证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彭霞;;支架式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李新宇;;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文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苏广才;;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乃换;邹蓉;;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以北京市小学教师英语口语培训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玉星;;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y Design Based on Constructivism[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胡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浅探[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庆江;王秀珍;佟盛林;顾伟泉;徐鑫成;;建构模式下的信息技术网络化教学[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一虹;;“实证性假设”与“启发性假说”——语言相对论的双重解读[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小杰;;数控专业课程中的项目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6 冯建农;;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徐伟成;;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德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蕾;;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方案[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刘志华;;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越;社会建构论视阈下组织冲突的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8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内观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燕;论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礼;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体系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边洪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艳;对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配套练习的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胜利;;谈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2 项秀;;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民族教育的几点认识[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3 窦增春;;发展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6期
4 邓木辉;;几种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03期
5 张翠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朱泽祥;陈道余;;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41期
7 陈怡;关于教育的断想[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杜二敏;;自主创新:教师的存在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9 李春燕;;教书重在育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4期
10 周志平;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思为;伍新春;;从建构主义到复杂科学[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芮;张其霞;;优化目标教学注重课前课时及课后[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宋新华;;浅谈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吉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温晋芳;;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奠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朱光葳;;以德治国 教育为先[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蕾;姜乾金;何金彩;吴兰花;陈莉;陈立翰;;大学生人格类型和学习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朱东;田丽;;教育要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继洲;新课程下的教学拒绝“约定”[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记者 卢劲杉 李雪梅;教学走向信息化 教育莫失人情味[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本版编辑 常州市第五中学 王建强 无锡市蠡园中学 钱云祥 江苏省新海高中东方分校 宫素平 金坛市登冠中心小学 陈莉莉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陈春松;电子备课,如何做好这道时髦“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罗孝辉;教学叙事:改善教师职业生存状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王尚文;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国务委员 陈至立;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教学的中庸之道[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徐 健;走出教学的循环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朱华;从教学技能大赛看人才培养[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陈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反思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静;网络教学中教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曹炳志;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谢善梅;论人类理解的本质及与教育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8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