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增强移动协作学习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交网络增强移动协作学习研究
【摘要】:分析社交网络适宜于协作的特性,提出依托社交网络,从协作小组形成、信息交互与共享、学习情境创设等三个方面增强移动协作学习。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移动协作学习 学习情境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引言过去几年来,社交网络出现了爆发性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进步,社交网络出现了极为明显的移动化趋势,其一系列适合群体协作的特性为移动协作学习的增强提供了可能。2社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年05期
2 郭海霞;;SNS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婷婷;窦光华;;社交网络服务兴起的社会学意义[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2 杨春;刘蓓蓓;;SNS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6期
3 祝威;;国内外社交网络隐私保护研究的调查及分析[J];信息化研究;2013年03期
4 胡文海;;社交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期
5 代艳华;张栋栋;郑晓康;秦秋莉;;人人网交流模式的社交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实现[J];硅谷;2014年04期
6 杨玉琼;;中外社交网站受众行为模式对比[J];科技传播;2011年21期
7 徐婕;康慕宁;董谷音;;基于社交网络的实时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8期
8 刘静姿;;SNS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杜鹃;;社交网站中新闻传播的呈现方式及作用[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10 刘建;;公共图书馆构建社交网络营销平台的实践探析——以上海青浦区图书馆“清阅朴读”读书论坛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保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静;基于SNA的内容型社交网络结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谈国鹏;论社交网络场景的建构和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3 刘希;基于Liferay的千齐社区联盟网站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梦茜;自我效能导向的“蚁族”社交网络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江爱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年
6 李景辉;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李成;SNS中社交体验的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韩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任俊鼎;论社交网络技术对文化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凯;社交网络数据采集及传播路径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J];今传媒;2009年04期
2 姚柒零;柴慧萍;;SNS发展浅析[J];电信技术;2008年12期
3 高钢;;绘制人的社会关系信息图景的尝试及意义——“人立方关系搜索”预示了什么?[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4 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5 冯芳芳;;基于SNS的企业竞争情报搜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12期
6 詹恂;彭涛;;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J];新闻界;2008年06期
7 王伟;靖继鹏;;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社会网络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剑来;;社交网络化的发展方向[J];世界科学;2011年01期
2 詹馥榕;;浅议俄罗斯网络发展现状及其社交网络语汇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孚瑶;;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实证研究——以某综合性大学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7期
4 张春明;;浅谈社交网络[J];电子商务;2013年10期
5 刘洪;;社交网络与易班的对比分析研究[J];现代交际;2013年07期
6 张利;王欢;;我国当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基本特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新词慧[J];天津中学生;2014年Z1期
8 宋大权;;社交网络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高岳涵;;民族社交网络中手机使用现状调查——以M学院研究生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颜晓敏;吉阳;熊朋迪;祝卓宏;;中学生的同伴依恋类型与社交网络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龙;李艳兵;;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预测与关系强度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2 宫广宇;李开军;;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网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3 杨子鹏;乔丽娟;王梦思;杨雪迎;孟子冰;张禹;;社交网络与大学生焦虑缓解[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毕雪梅;;体育虚拟社区中的体育社交网络解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杜p,
本文编号:911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1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