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西藏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9:01

  本文关键词:西藏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藏 大学生 心理教育 课程模式 教学实验


【摘要】: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对西藏高校403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一新生进行调查,探讨心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前测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后测中,实验组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得分;(2)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通过大学生心理导向课程的学习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实验表明在西藏高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能明显提升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有利于促进藏族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与成才。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西藏 大学生 心理教育 课程模式 教学实验
【基金】: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1ZJJG0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学校、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中明确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鲁平;;大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与心理调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2 孙小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霍彩芳;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

4 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5 饶美娇;邓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初探[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韩来伟;;浅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心理矛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7 陈海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李玲;袁有社;;大学生常见心理挫折及其调适[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S1期

10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包卫;陈会昌;瞿建国;;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差的心理分析与调适对策[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罗桑平措;;西藏高校心理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凤姝;杨宜音;;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的“TAT”试测及其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的SPSS统计[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甘怡群;郑威;温瑶;;未来取向应对、内隐态度与大学生入学适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公彦霏;;大四学生对于本科阶段的反事实思维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亟待加强[N];工人日报;2005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方奕 刘亚丽 王滨 程乐华 李峰 袁志发;理性的认知伴你成功[N];河南日报;2006年

6 陈福新;做事拖沓是心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马志高;年轻人,,你那不叫“怀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高兵;做事拖拉是“心”病[N];健康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孙军邋通讯员 赵笛;三种心理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刘建国;对大一新生需进行心理调试[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伊学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及其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潘朝霞;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6 胡宝倩;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幸生;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都文霞;山西省医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马道伟;山东大学城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5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5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