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26 20: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核心自我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5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t=3.426,P0.001)和核心自我评价(t=2.668,P0.01)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与核心自我评价、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能够预测个体的社会适应(P0.01)。结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也越有利于社会适应。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核心自我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大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生活的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有些人在挫折面前不能自如应对,在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轨道中显得不知所措,致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是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11期

2 郭楠;;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3 杨雪丽;;外语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4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晶晶;;湖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彭豪祥;;652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7 周恒彩;李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周林;;上海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1期

9 曹晖;肖伟;曹聘;刘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曹晖;肖伟;;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蔡琼华;郑雪;;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谷传华;艾山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郭瞻予;单常艳;;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春辉;马世超;;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编制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王园园;方晓义;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傅素芬;徐科君;郑蝾君;黄学文;;大学生自动思维、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春芳;辛志勇;王伟;;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9 黄峥;走出象牙塔惠及千百万[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静;大学生羞怯与教养方式、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兆巍;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万德智;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赵郝锐;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曹亚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5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5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