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
【摘要】: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特别是春秋时期的私人讲学的兴起和繁荣,各门各派的教育思想都百花齐放,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教育思想。这些丰富而鲜明的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当时的教育内涵,而且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古代 启示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春秋时期的“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人忠;孟子对教育理论的贡献[J];东岳论丛;1996年03期
2 吕红琳;;论孔子的教育目的及其现实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S1期
3 罗锋;《孟子》教育思想探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谈儒强;;探寻师道走向 确立师德坐标[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5 马露奇;;颜元“习动”教学法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苗艳艳;杜德同;;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陈波;;人类教育终生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爱满天下;2003年02期
9 傅蕴;;郑观应女子教育观述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明明;赵天阳;;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孙华;;百年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效率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刘淑华;;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力薇;认知设计系统下的中学化学二级记分项目难度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燕;南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乐怡;初中公开课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梦瀛;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王庆节;道德金律、恕忠之道与儒家伦理[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3 孔祥林;孔子“忠”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J];孔子研究;2003年04期
4 曹金祥;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斌;;中国古代榜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河北学刊;2010年01期
2 屈彩霞;丰向日;;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杜学元;王新兵;;西方古代雄辩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吴晓丽;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启示[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张红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安超;安涛;;杜威,离中国有多远——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07期
7 李恩福;;浅谈中美教育模式差异及其形成原因[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8 龚敏;;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年71期
9 梁松枝;张维维;;孔墨教育内容之比较及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龚超;陈莉;;“关心贯穿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燕;;青春期,呼唤爱的辅导 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杨艳霞;;关于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如何走上教学智慧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专栏主持人 宋晓梦;法国“做中学”项目给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陈瑾;一条走廊也能达成教育目的[N];成都日报;2009年
4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教授 徐声汉;“一树百获”的启示[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张国斌;得失与启示:从“吃馄饨”谈起[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黄荣光;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山东兖州一中 张允公;韩国教师城乡互换制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8 肖云;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的启示[N];广安日报;2005年
9 翟建会(作者单位系泽州县下村镇中学);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N];科学导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韩克旺 张建军;“他山”归来谋“攻玉”[N];陇东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9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惠珍;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洁;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爱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鸣;美国PDS的探析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宿向东;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坤;明清蒙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李海燕;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冯蕙;美国特许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