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心理弹性视角下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8:37

  本文关键词:心理弹性视角下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初中生 学业情绪 心理弹性 团体干预 个体咨询


【摘要】: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自豪、平静、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学业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成绩,如考前焦虑、厌烦、学业倦怠等学业情绪,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势必要减少学生的消极学业情绪,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使学生认识理解学业情绪,并学会合理表达、调控学业情绪。随着留守儿童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都侧重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而干预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并尝试从心理弹性的视角下对其进行干预。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筛选422名留守初中生,并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测量研究,考察现今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第二个部分: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先对留守初中生《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中消极学业情绪得分按27%分高低组,选出低分组114人,再对这114名留守初中生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上的得分按27%分高低组,选出低分组被试30人。其中15人做实验组,另外15人做对照组。实验组男生7人,女生8人。在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对两个组的被试进行基线测量,前测后,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干预,干预主要内容涉及认知评价、情绪识别及调节、并渗透心理弹性中父母及同伴关系、目标设定、自我效能感等维度,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干预结束后用同样的问卷进行第二次测量了解干预效果。第三部分为了更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业情绪情况,,选取一名被试进行6次个体心理咨询,严格按照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并用同样的问卷对被试进行二次测量量化咨询效果。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的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1)留守初中生在学业情绪、心理弹性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年级差异显著,而心理弹性总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各维度在其他多个背景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呈显著相关,心理弹性能很好的预测学业情绪。 (3)实验班留守初中生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提高,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降低,干预效果显著,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团体干预方案切实有效。 (4)个体咨询被试积极学业情绪有所提高,消极学业情绪明显降低,个体咨询干预学业情绪的方案可行。
【关键词】:留守初中生 学业情绪 心理弹性 团体干预 个体咨询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8;G635.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3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实际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13-16
  • 2.1.1 留守初中生的概念13
  • 2.1.2 学业情绪的概念13
  • 2.1.3 心理弹性的概念13-14
  • 2.1.4 认知行为疗法14-16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16-23
  • 2.2.1 留守儿童及其相关研究16
  • 2.2.2 学业情绪及其相关研究16-19
  • 2.2.3 心理弹性及其相关研究19-22
  • 2.2.4 留守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关系22-23
  • 2.3 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23-27
  • 2.3.1 学业情绪干预的对象23
  • 2.3.2 学业情绪干预理论23-24
  • 2.3.3 学业情绪的干预形式24-25
  • 2.3.4 学业情绪干预的内容25-27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7-28
  • 3 研究思路和设计28-29
  • 3.1 研究目的28
  • 3.2 研究思路28
  • 3.3 研究假设28
  • 3.4 研究方法28
  • 3.5 研究对象28-29
  • 4 研究一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29-42
  • 4.1 研究目的29
  • 4.2 研究方法29-31
  • 4.2.1 研究对象29-30
  • 4.2.2 研究工具30-31
  • 4.2.3 施测过程31
  • 4.2.4 数据处理31
  • 4.3 研究结果31-38
  • 4.3.1 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31
  • 4.3.2 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结果31-33
  • 4.3.3 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状况33-35
  • 4.3.4 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关系35-38
  • 4.4 分析与讨论38-42
  • 4.4.1 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状况讨论38-39
  • 4.4.2 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状况讨论39-41
  • 4.4.3 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和心理弹性关系的讨论41-42
  • 5 研究二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干预的实验研究42-48
  • 5.1 研究目的42
  • 5.2 研究对象42
  • 5.3 研究工具42
  • 5.4 实验变量42-43
  • 5.5 研究程序43
  • 5.6 干预研究的方案设计43-44
  • 5.7 团体干预的效果评估44-47
  • 5.7.1 定量评估44-45
  • 5.7.2 定性评估45-47
  • 5.8 分析与讨论47-48
  • 5.8.1 学业情绪的干预效果分析47
  • 5.8.2 团体成员满意度分析47-48
  • 6 研究三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个体咨询研究48-51
  • 6.1 研究对象48
  • 6.2 研究材料48
  • 6.3 研究设计48
  • 6.4 具体咨询过程48-50
  • 6.5 实验前后测差异50-51
  • 7 结论与不足51-52
  • 7.1 结论51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一:团体干预方案57-63
  • 附录二:团体活动观点调查表63-64
  • 附录三: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64-65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K)65-66
  • 致谢66-67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华,李慎秀;学业优秀与不良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温存超;;初中生闭锁性心理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3 符丕盛;蒋兆灿;潘玉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肖;;日本一初中生扬帆横越太平洋[J];教师博览;1997年01期

5 袁东,宋敏;初中生心理偏差及其调适[J];辽宁教育;1999年Z1期

6 姜英杰,沈丽艳,缴润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06期

7 张淼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海师专学报;1999年S1期

8 林金铨;论初中生的思维特征[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肖晓玛;要引导和加强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10 ;父子俩爱上了《初中生》[J];初中生;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唐丽红;;谈谈我对初中生早恋的一些探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薇;超六成初中生参加补课[N];解放日报;2007年

2 汪文汉;初中生为何惨死在车轮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一位初中生的困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上高中学 陈清英;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龙超凡;千名初中生无学籍事件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2104名初中生为何辍学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10.5万初中生明日中考[N];长江日报;2007年

8 ;刘宝敬: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N];工人日报;2000年

9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顾晓红;初中生体质优秀者仅1%[N];联合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倩;基于需求的初中生非法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模式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欢欢;心理弹性视角下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传梅;初中学业不良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琨;学业不良初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心理干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4 王云峰;云南省个旧市初中生家庭情绪智力教育与生活适应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韩冬梅;初中生学业不诚信行为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静;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淑芹;初中课堂管理中的失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娴;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友鸣;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4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4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