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成课法:培训课程开发的结构化模式
本文关键词:五步成课法:培训课程开发的结构化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培训 课程开发 结构化 过程方法 ADDIE
【摘要】:课程的开发,对于培训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引入ADDIE教学设计模型,按照科学的结构,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开发,可更有效地保证培训课程围绕培训目标来展开,培训内容更契合组织需求,适应学员特点,从而提高培质量。另外,将闭环式的完整的步骤应用于课程开发过程,有利于培训师不断提高课程开发水平,提高课程开发效率,亦可供其他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单位】: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关键词】: 培训 课程开发 结构化 过程方法 ADDIE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笔者多年从事培训及培训管理工作,深感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既有共性,也有诸多不同。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由于培训单位对于每笔培训都有明确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支出,因此对培训师及培训课程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每次培训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学员满意。而通过对受训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谊;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估一体化——多元智力理论的实践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韩雪军;谢兰荣;;课程论学科中若干理论术语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陈青;;Web2.0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4 蔡蕊莉;;农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误区与跨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5 梁燕妮;张素芳;;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构建课程的精神家园[J];中国农业教育;2009年04期
6 任友群;日本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5期
7 金红;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郑学燕,王志林;智力理论与课程开发[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5期
9 岳定权;;试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7年18期
10 赵文丽;;Moodle—网络化学习的新体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李波;;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校本双语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任清红;罗康武;杨天会;;子课题总结报告⑤ 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邢晓春;;对远程自主学习涵义的界定与辨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邢晓春;;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承敏;;民办学校管理艺术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李晓巍;邹泓;侯珂;;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与抑郁:认知偏差的中介作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应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张掖日报;2006年
2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李 健;基于多元智能的生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唐江澎;提供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5 符德新;课程开发要为农村教师着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朱建清;新瓶岂能装旧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邓达 于洪燕;校际课程开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郭颖新;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N];四平日报;2008年
9 沈祖芸;上海科技艺术教师培训实行“点菜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姜健;走不出校门的“校本课”[N];牡丹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钟柏昌;教育工程学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3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课程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鹏宇;网络课程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阳;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姜阳;普通高中“信息公开”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钱松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龙启文;绩效技术在农远工程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磊;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8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7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