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追新与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大黄 香港维多利亚港 学术研究 创新力 学术风气 社会流行 常熟 风潮 上海 工作
【摘要】:正今年"五一",香港维多利亚港漂了只大黄鸭。随后,武汉、上海、北京、常熟等地也漂起了大黄鸭,只是上海漂的是烤鸭,北京是尖嘴鸭,常熟是穿衣鸭……。大黄鸭成为街中一景,流行于街头,倒也无妨。可是,如果这种追新风潮走进工作和学术研究之中,侵害工作和学术风气,那就是个问题了。大黄鸭的流行实质上是我们社会追新风潮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社会流行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家研究什么,我们也研究什么;国外有的,中国也要有。追新像
【关键词】: 大黄 香港维多利亚港 学术研究 创新力 学术风气 社会流行 常熟 风潮 上海 工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今年“五一”,香港维多利亚港漂了只大黄鸭。随后,武汉、上海、北京、常熟等地也漂起了大黄鸭,只是上海漂的是烤鸭,北京是尖嘴鸭,常熟是穿衣鸭……。大黄鸭成为街中一景,流行于街头,倒也无妨。可是,如果这种追新风潮走进工作和学术研究之中,侵害工作和学术风气,那就是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斌;创新力教育与教育创新力——江泽民“创新力教育观”研究[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方竹兰;;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理念创新的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5期
3 孙渝莉;论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李超;;塑造学习型人格 争当学习型教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5 佘润芳;;培养开发学生创新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4期
6 周铭生;;书院的学术研究与人材培养[J];教育评论;1989年06期
7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年08期
8 肖川;学者的品格[J];中国教师;2005年04期
9 马跃;;教学研究素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华文师资队伍的重要因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林健;;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李贤智;杨汉麟;;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以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史年会论文为主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搞好教育科研为“科教兴渝”服务[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4 方竹兰;;论中国教育制度理念的系统创新[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何辅良;;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10年工作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刘甲朋;;胡寄窗教授的教学育人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卢晨;;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几点思考——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有感[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朱浩东;;杨贤江对日本教育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印刷学院 施节敏;教育事业更需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徐春成;坚持正确学术导向 加强教育学术研究[N];铜川日报;2008年
3 李爱珍;薛延忠看望慰问省城部分优秀教师[N];山西日报;2008年
4 周作宇;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王益民;中国校长的十种类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丁黎华;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N];甘肃日报;2005年
7 本版采写 林枫;打造学习型城区 构筑活力成华[N];成都日报;2006年
8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哲学家 涂又光;教育如何顺应文化建设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余冠仕;学生应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大受益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光胜;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菲;当代教育管理学术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单玲玲;创造力内隐观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颜志荣;钱宾四新亚时期“中国人”教育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颖;论王国维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世茹;明清书院教育管窥[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娟;创新型课堂教学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蕾;Web2.0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阿香;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教育游戏软件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施要威;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活的弗洛姆式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1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