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偏误与中国教育收益率元分析
本文关键词:生命周期偏误与中国教育收益率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收益率 生命周期偏误 终身收入 元分析 发表偏误
【摘要】:由于终身收入难以获得,在实证分析中以当期收入替代终身收入是研究领域的普遍做法,有研究表明这种替代会造成生命周期偏误,在估计教育收益率的过程中,生命周期偏误可能是比内生性偏误更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将对以当期收入估计的中国教育收益率进行元分析,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周期偏误进行评估,对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再认识。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得到的我国教育收益率增长趋势,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样本平均年龄增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生命周期偏误 终身收入 元分析 发表偏误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收益率对于认识教育投资规模的适宜性、收入分配公平性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Schultz(1961)、Becker(1962)、Mincer(1974)以来,教育收益率一直是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瑟方程是研究教育收益率使用最广泛的模型,由于明瑟方程OLS回归存在一些内生性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3 于洪霞;陈玉宇;;外贸出口影响工资水平的机制探析[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4 丁小浩;于洪霞;余秋梅;;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2002~2009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5 丁小浩;余秋梅;于洪霞;;本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6 范静波;;2003—2008年间中国教育收益变动趋势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8期
7 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8 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4期
9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飞;;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易莹莹;;我国农村就业人口的教育收益率测度——基于半参数计量模型的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3 邓娅;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4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5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6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7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8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9 周金燕;钟宇平;;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1991~2006[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10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4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杨志刚;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习明明;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动趋势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争;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朱璐璐;制造业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田磊磊;山东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宫艳琢;中国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变动[D];吉林大学;2011年
6 桑操;我国教育回报水平的估算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秀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凯兵;中等职业教育产出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晶;高等教育滞胀形成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祥思;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杜育红,孙志军;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收入与劳动力市场经历——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城镇地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3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4 黄先海,石东楠;对外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测度与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5 彭e,
本文编号:991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9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