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小学教师素质的科学管理与提升
[摘 要] 可以说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所以,各级教育教研部门应不断加强新课改下小学教师素质的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专业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教师素质;科学管理;提升专业素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教师面对的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无庸置疑。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知识。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落实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是规范化学校的保证。为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师德高尚、业务清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就是必须面对课题。可以说教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学会筛滤旧有,敢于负责,勇于创新,潜心研究新课程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应有成就事业的紧迫感,责任感,时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努力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拥有一颗纯洁真挚的爱心,有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埋头苦干的实劲,更要有一腔敬业拼搏的热血和一种洒脱飘逸的魅力。奉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学思想。
我们教师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敬业爱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加强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使教师言语与行动堪称学生的表率。要加强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都得到健康地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师要以全面育人为指导,落实“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理念,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方针,使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让学校成为教师素质提升的主阵地,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使教师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论与实践学习材料汇编》、素质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理念、教育政策法规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素质提高,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更充分地适应新课改,使学习成为终身的需求。
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教学搞好。为此,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作为中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理解新课标,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以新课改崭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风格。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赶、学、帮”活动,大力提倡自学,“赶”上新的教育形势;“学”理论,“学”榜样,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不足;“帮”,老教师“传、帮、带”年青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心得,使年青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学新秀。年青教师“帮”老教师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教学仪器的操作,使老教师能尽快的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上更加“天衣无缝”。这样,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广大教师才能以一种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时刻以这样的理念鞭策自己:“虚心好学,力求上进,胜不骄,败不馁,不争名利最大度;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热心助人,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做一个终于党的教育事业、走在教改前沿的平凡人。”
教育教研部门还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是教师教书育人最重要的素质,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最高,教不会学生,照常是不行的,业务水平就是教育和教学的能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绝不会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至关重要。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讲训练的教学活动上,使之能紧密配合老师的启发诱导,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确保听课率达100%,杜绝热热闹闹的花架子课。提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的能力。善于启发诱导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业务能力。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提高教师教学机智,所谓教学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有效地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在临场时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激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发为炽烈热情,化为积极行动。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心态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师要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联系点、综合点、创新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是由教师讲出来,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出来、感悟出来、总结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提高驾驭教材,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要在备课中训练,在教案设计中训练,提高研究、处理、利用教材的能力;要在上课中训练,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学会从学科思想、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空间上去定位、去着眼,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认知结构上的同化。
实践证明,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师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只有造就一支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校素质教育及各项目标的顺利实施与实现。师德为核心,在教师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系列教育,强化教育思想建设,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重视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风范,良好心理素质,精湛教学技艺,领先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本文编号:12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