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05:01

  本文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隐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显性化为理论依据,对小学欣赏音乐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认为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需要遵循主体性、情境性、实践性以及激励性的原则,不仅如此还需要注重发挥主客体的充分互动,这样才能使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得到显性化。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章节是对理论的梳理与剖析,主要是对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旨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首先笔者对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小学音乐欣赏概念进行归纳与概括;其次,对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梳理;再次,对目前引用甚广的“三大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及现有的对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研究中符合隐性知识显性化途径与方法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与研究分析;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它们的基础之上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二章是对具体音乐欣赏课的理论模型构建,通过对前面的研究结果,构建出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模型,并选取具体两节课程:一年级《狮王进行曲》;三年级《同伴进行曲》,严格遵循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理论模型设计相应课程。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具体实践与检测,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检测理论模型。整体而言,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的研究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与方法,构建出理论模型,目的在于使得音乐欣赏课教学能够有理有据地开展,从而使其更好的发展下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宝君;尹爱青;;关于开放式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维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白学海;;“以音乐为本”的再思考——兼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11期

3 资利萍;;对音乐新课标“音乐审美”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7期

4 周文良;陈明英;米云林;熊文俊;;根植缄默知识以促进学生深度体验[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10期

5 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王州;;论“鼓励音乐创造”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契合性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素珍;;浅析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9 卢尚建;;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1期

10 古全林;;论音乐教师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音乐;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荀洪梅;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维;论教学隐喻[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君;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琳;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于惠;儿童音乐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伟;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石瑞;中小学教师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表达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7 李小弘;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亚辉;柯达伊教学体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探索[D];山东大学;2013年

9 布塔娜;初中生物理缄默知识显性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佳;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9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69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