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试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试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发布日期: 2014-05-23 发布:
2013年1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1 前言
中国论文网
可以说,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迈入小学校门,可以说是实现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对于孩子们来说,既要从心理上适应自己从幼儿到小学生地角色转变,又要从生理上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还要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任务与幼儿时段相比也繁重了许多。因此,对于家长、小学以及幼儿园来说,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一过渡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既要衔接有度、衔接有据、衔接有序,本文也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就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展开探讨,以期对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衔接问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2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2.1衔接有度:既要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工作,也要关注幼儿当下的幸福与快乐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纵观目前众多幼儿园的衔接工作,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时间上的突击衔接。一些幼儿园的衔接工作并不是合理有序进行的,只是在大班或者是学前班末期时开展突击衔接,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以及孩子们的作息安排向小学教育要求过渡,效果十分不理想;第二是教学内容上的片面衔接。有些幼儿园并不注重衔接阶段幼儿的全面发展,只是将认字、拼音、计算等作为衔接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三则是实践中的过渡衔接。还有的幼儿园过于急于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提前将小学教育的做法搬到幼儿园教育阶段,剥夺了孩子们当下享受幸福快乐的权利,实施超前教育,一来使孩子们产生了厌学、怕学的心理,而来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埋下了隐患。
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必须做到衔接有度。如何适度衔接,首先,从思想层面而言。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并不意味着一味的使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靠拢,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准备,是儿童发展的教育对接,这一过程的实现应该是合理有序的。其次,做到适度衔接,要求幼儿园在幼儿入学之初,就将幼儿入学的准备工作以及幼小教学的衔接工作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素质教育之中,着重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做到衔接适度,还要求幼儿园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衔接工作时要讲究策略,既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以及认知特点,又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寄学于玩,让孩子们在游戏、探索、发现、学习的快乐童年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2衔接有据:找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关键点
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许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认为,只要提前将小学所学的拼音、汉字、计算、古诗、英语等知识教给孩子们,就可以大大降低幼儿的入学压力,使孩子在班级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做好幼小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实际上,幼儿入学的拦路虎并不是“知识储备”的问题,而是孩子们对小学授课方式、规则、要求以及师生同伴之间的关系的适应问题。
德国著名教授哈克曾经指出,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往往存在着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这六个方面体现为: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以及学习环境的断层。因此,能够妥善解决好这六个断层问题对做好幼小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家长和幼儿园应重视这六个断层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学习方面,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外,还应注重对幼儿学习专注性及持久性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其次,在行为规范方面,帮助幼儿养成专心倾听、不懂就问、认真仔细、按时作息等各项良好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再次,在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方面,应带领孩子们适当了解一下小学的学习方式,体验一下小学的学习环境,并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小学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各项意识和能力,如任务意识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以及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以及独立能力、责任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应该适当的调整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初入小学的期望值。
2.3衔接有序:注重整体设计,幼儿园教育应与小学教育科学结合
大班是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教育的其他阶段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自孩子们进入幼儿园那一刻起,就应将幼小衔接工作有机的、自然的、科学的融入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到了大班阶段,要对孩子们进行强化训练,切忌搞突然袭击。幼儿园教师应严格依据幼小教育的衔接内容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能力,围绕情感、态度、意识、习惯、能力等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展开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在大班阶段,应着重加强幼小教育衔接工作的开展,如带领孩子们认识小学、体验小学生活,调整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做好知识储备等。
例如,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从小班阶段开始,就应鼓励孩子们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每天来到幼儿园和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引导孩子们自己脱衣服、鞋子,并整理好自己的各项物品。到中班阶段,就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例如以书包为主题,让孩子们相互比较,看谁的书包最整齐,最终获胜者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是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针对这一点,幼儿园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值日等,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掌握完成任务的技巧和方法。小班阶段,老师可以要求孩子们把当前所学的知识展现给家长,并由家长就展示的具体情况发表个人意见,老师再将意见汇总。一来可以培养孩子们完成任务的意识及能力,而来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中班和大班阶段,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大任务的难度,如此一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定能帮助孩子们养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好习惯。
大班阶段是做好幼小教育衔接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以激发孩子们升入小学的强烈愿望,同时帮助孩子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在大班教育阶段,增加“入学预备期”评价项目,该项目主要以孩子们的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等内容为评价对象,让孩子们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此外,在大班阶段,还可以引进“走班制”教学模式,扩大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范围,逐步提高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在大班阶段还应注重调整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以实现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作息时间安排上的平稳过渡。如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增加集体活动次数,缩小中午的午睡时间等等。
3 结语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并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或者是小学的事情,二者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以避免出现重复教育或者教育脱节等问题的出现。可以说,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是做好幼小教育衔接工作的关键所在。家长在幼小教育衔接阶段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家长而言,应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帮助孩子们做好进入小学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总之,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小过渡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变,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