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抓住汉语的音乐性特点教语文

发布时间:2018-02-19 21:01

  本文关键词: 语言文字 音乐性 下语 实践性课程 课程标准 双音节 风格差异 音节结构 荷塘景色 读书百遍  出处:《语文建设》2015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语文的基础是语言,这毋庸置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定义,就是在深刻认识语文和语言的关系基础上做出的正确判断。汉语言是有个性特点的,这也无须争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特点提倡,其实已经提出了当下语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language.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defines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ourse for learning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It is a correct judgment made on the basis of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language.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no need to argue.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stresses that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students to write, read, and write." The influence of oral communication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 curricular standard have actually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present languag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6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洁敏;论汉语节奏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尤敏;;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J];名作欣赏;1980年01期

3 泓峻;;汉语的音乐性潜质及其在现代文学语言中的失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3期

4 郑福田;汉语新诗的形式美与现代汉语的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文胜;;从汉语外来新词研究看文化策略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宋晓霞;;广告语创作的“误区”和“误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康莉;;脱出樊篱,另辟蹊径——论苏轼婉约词中的“豪放”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胡朝慧;;论唐宋词中的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盛蕾;;和凝词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王卫林;一曲革命者的壮歌与一曲唐人的哀歌——毛泽东与李白两首《忆秦娥》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刘薇;;奇秀清逸:梅溪词的主体风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朱丽霞;论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郝江波;苏虹;;论京派批评的文化特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菊艳;遗山词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可申;许丽君;;再论南京六朝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杰仁;;园林四美[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5 许兴宝;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勃;新词语中的简缩词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敏;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丽春;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有关调查与实验[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丽桃;《再别康桥》文本接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珊;“宅”族新词语研究—兼论新词模的形成和使用[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炳璐;汉语股市用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小玲;莲花意象的演变与中学语文教材中莲文化的魅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婷;现代汉语复合量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秋菊;保洁与容错:流行新词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左书;语音乐音化形式界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沈亚丹;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申小龙;中国语言文字之文化通观[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4 郑敏;中国新诗八十年反思[J];文学评论;2002年05期

5 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J];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敏(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N];北京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晨;英语语言文字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饶长溶;为《语言文字散论》所作的序[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王正 ,王雁;秘书与语言文字政策修养[J];秘书;2000年10期

4 刘晓梅;陶行知的语言文字思想及其实践[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田新华;编辑的语言文字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苏宝荣;语言文字的变异性与辞书规范的动态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赵会可,李永贤;台湾语言文字规划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赵林茂;;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辛勤耕耘——《咬文嚼字谈规范》序一[J];秘书;2005年12期

9 黄海波;;现阶段学校语言文字应用中不规范现象原因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倪旭君;;用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江;侯敏;;语言文字舆情论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安春杰;;浅论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力问题[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3 于桂英;;中国语言文字网的建设与展望[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李娜;;从语言发展的观点看逻辑学[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钺;杨建政;;全方位入手,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品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6 魏丹;;关于地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的有关问题[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宇明;;把握信息时代脉搏,全力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代序)[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晓红;;语言法规和语言道德[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秦强;;浅谈记事文章的阅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10 杜瑞琴;;品读——让语文课散发语言魅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飞鹏;北京要有一流语言文字环境[N];北京日报;2003年

2 记者 四光;全市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达标工作开始运行[N];承德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叶之青;为语言文字立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张真弼;规范语言文字标准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记者 潘国霖;教育教材语言使用将受监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茶军;楚雄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启动[N];楚雄日报(汉);2005年

7 本报记者 丁涛;规范语言文字 精心打造版面[N];贵阳日报;2005年

8 李勉东;语言文字立法意义重大[N];吉林日报;2005年

9 ;我市语言文字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N];兰州日报;2004年

10 王知一 记者 张应昂;规范使用语言文字[N];南昌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慧;社科论文常见语言文字问题及解决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王娜娜;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娟;现代电子视听软件语言文字的辨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阮莉立;莆田市中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秋香;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6 温璐雅;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体明;高中生作文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善来;广西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影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9 龚啸歌;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乌日娜;公共管理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市蒙古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51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