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爱:教师如何面对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本文选题:教育爱 + 小学生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他们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问题本身。本文从教育爱的视角切入采用现象学的方法,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重点分析了小学阶段学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研究坚持“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关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在面临“问题”时的真实体验。最终在教育爱的引导下达到学生生命的自由成长。第一章:标签:小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教师视角。主要展示了老师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这些“问题”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学生贴标签的现象:小学生学业“笨”、小学生品德“坏”和小学生纪律“差”。进而引出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学生成长中的这些“小插曲”呢?如何认识这些“小插曲”?第二章:“自我中心”: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基本体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生的体验:小学生学业困难体验、小学生品行体验、小学生纪律体验。进而进一步引出小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他们成长中本身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教师对他们爱的方式存在问题。最后呼吁教师要带着教育爱去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肯定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第三章:基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来实践教育爱。详细说明了在面对小学生的这些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心向着学生,感到孩子的呼唤,在理解中陪伴孩子,在信任中等待孩子,在引导中唤醒孩子慢慢成长并最终引导孩子成为更完全的自己。结语:什么是教育爱。总结归纳教育爱的定义,即教师在面对学生成长中各种不成熟或者成熟的状态时,都能以发展的眼光积极肯定学生并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健康互利关系的高层次情感行为。并且给出了教育爱的最终目的肯定学生的自我生命本质,唤醒与照亮学生的生命世界。
[Abstract]:Students themselves are a process of constant growth and change in which they encounter various "problems". Many educational experts, scholars and educators have made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se problems, but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problems themse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lov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study clung to the "truth itself" attitude, focusing on the real experience of children facing problems in real life. Final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love to achieve the free growth of students' lives. Chapter one: label: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 of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grow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shows the phenomenon that teachers can not control their emotions and label their students in the face of these "problems" in the growth of their children: pupils' academic "stupidity", pupils' moral character "bad" and pupils' discipline "bad". And then lead to how we should face the students in the growth of these "interlude" it? How to recognize these "little episodes"? Chapter two: self-centeredness: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problem in pupils' growth.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pupils' experience from three aspects: pupils' experience of academic difficulties, pupils' moral experienc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of discipline. Furthermore, these "problems" exist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ecause their inner needs are not satisfied in their growth, and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way teachers love them. Finally, it calls on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needs of students with educational love and affirm the possibility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Chapter three: based on the students'self-development to practice educational love. It explains in detail that when facing these problem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ur teachers should turn their hearts to the students, feel the call of the children, accompany the children in understanding, and wait for the children in trust. Awaken the child to grow slowly and eventually lead him to become a more complete self. Conclusion: what is education love. Summing up 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love, that is, teachers can positively affirm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 healthy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face of various immature or mature states of students' growth.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educational love is to affirm the essence of students' self-life and to awaken and illuminate the life world of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长茂;;老师!你的“问题行为”是学生滋生“劣迹”之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2 廖艳华;;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4 伍佳玲;苏虹;何莉;赵科O;常微微;徐志伟;陈明春;孙业桓;;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6期
5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6 周忠生;;农村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张登山;;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9 彭康清;曾雪琴;;关于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富才;;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康艳芬;;被收养儿童问题行为在园干预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菲;王红艳;;幼儿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矫治—心理学视野下的剖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喻承甫;张卫;;累积情境风险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兆钧 记者 余传诗;我国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光明日报;2004年
2 胡德荣;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3 高航 冯立中;合肥列出幼儿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4 莫源秋;问题行为与心理需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王绍敏;尽早矫治孩子问题行为[N];保健时报;2004年
6 刘霞;防治问题行为始于家庭治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儿童问题行为谁制造?[N];苏州日报;2005年
8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记者 王佳欣;《大众医学》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伍佳玲;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素蕙;中职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婧;幼儿问题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微微;安徽省某地区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汪丽华;中职学生问题行为及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9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82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