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08:00

  本文选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 教学生活化 ; 参考:《聊城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教学生活化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已成为新的课程理念体系的一部分。但是通过教育教学观察,如今的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笔者发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发展教育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在杜威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本研究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问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术语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原因。第三章分别从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针对现实问题和理论要求,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第五章分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成效与局限。
[Abstract]:Life-to-lif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the new round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system. But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disadvant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The author finds that solving these problem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Dewey's and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nd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dapt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English teaching.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terminology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third chapt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study from Dewey's life education theory,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nd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e fourth chapter aims a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limit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宋丹;英语学科中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8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王开友;;概念教学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金祥林;在实践中发挥教育目标的工具性职能[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2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002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